尼山首届国际中国文化师资班,经过一个月集中紧张的学习,于7月30日圆满结业。
此次尼山国际中国文化师资班系该工程的第一期。此项工程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尼山圣源书院、北京四海孔子书院策划并实施,整个工程用时十年培养3000—4000人,主要以西方人为对象,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培养种子师资。在中西比较文化的大视角下,向在西方教授中华文化的人士,原汁原味介绍中华文化经典,冲破对中华文化误读的隔阂雾障,使中华文化在西方文化背景中以让人理解与接纳的方法进行交流、走向世界。
此次师资班在孔子诞生地尼山东麓的山东省泗水县尼山圣源书院举办,历时一个月,有来自欧美从事中华文化教学的学者,国内自愿从事中华文化师资的研究生、青年教师等30余人参加。授课教师为造诣精深的美国著名比较中西哲学家安乐哲、罗思文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田辰山教授。授课语言为英语,辅之以中文。学习内容为中国传统经典的阅读与比较哲学诠释、比较哲学视野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结构、中西比较文化教学的原则与方法。此外辅以中医、太极拳、茶道、琴棋书画、观摩古迹、体验村民生活等丰富文化体验活动。整个师资班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一、 在比较中西文化的大视角下,关照异同、解读中华文化,探索使西方文化背景人士采取中国语言意识恰当理解中华文化。
二、 实现了一种深层次的真正意义的中西文化对话。
不同文化背景的一群人聚在一起,历时一个月,学同室、餐同堂,没有距离,没有顾虑,探疑询惑,争驳辩难,真诚热烈,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实现了一次迥异于一个会议、一场研讨、一次会晤的各说各话、谈毕走人,在真正意义上的既深且广的中西文化交流对话。
三、 美国中西比较哲学家用英语在孔子诞生地向中西方师资学员,原汁原味系统讲授中华文化经典,成为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创新举措。
本次师资课程安排紧凑,意在把中西文化传统结构的差异比较方法论传授给学员。美国德里克大学乐诺教授说,我们想互相弄懂对方,我们耐心地使自己懂得对方,我们作出了这样的努力;我们虽没有根本解决问题,没有做到全部搞懂对方,但是我们之所以已能作出这样的努力是因为我们之间已经培养出友谊与信任;我认为,这就是我们的成功。来自北京的学员王颖说,大家文化背景不同,在一起交流切磋,有差异有共鸣,各自给对方了解不同文化开启了一扇窗,收获颇丰,受益匪浅。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蓝海霞教授和夏威夷大学博士生黄田园都表示,把一群异质文化背景的人聚集在一起,通过比较中西文化的大视角解读中华文化,是一个有远见的、了不起的尝试;这对消除对中华文化的误读,对中西文化深入有效的交流,在形式上是一个创新,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中国孔子诞生地由比较文化造诣精深的美国专家,用英语系统解读中华文化,培养中西比较视野的国际中华文化师资,在我国还没有先例,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方向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泗水县 陈洪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