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哲学·认识论、教育论》心得一

继上周,这次何老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教育哲学》的第三篇“认识论”和第四篇“教育论”。

在讲认识论之前,何老针对上次所讲的人性善观点,做了补充回答。因为可能有老师反映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何老说他用了二十年上下的功夫在弄明白这个问题,以勉励不动的老师们。或许,在相信人性善这一点上,里面包含着一个人的生命经历和关怀、期望,而非仅仅是一个论证、说明的问题。

关于认识论,何老按例分儒家和道家两个方面来阐述。就儒家而言,有七个方面,类别如下:

1.     格物致知-《大学》

2.     良知良能-《孟子》,明儒王阳明

3.     弘道识仁-《易·系辞》,孔子,宋儒程颐、程颢

4.     心之作用-孟子、荀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

5.     学问思辨行-中庸

6.     知行合一-《书》、王阳明、孙中山

7.     两障碍-私和蔽,孟子、荀子、戴震

 

其中,如何正确理解和对待接物之知与德性之知,是关键之一。当今世界的一个学术问题就是,一种纯客观的自然科学观忽视了德行知识,自然科学家漠然于品德培养和探究。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人们怎样看待自身和外物的关系。概括起来,就是主客二分,还是主客一体?第三个问题涉及知行,就是知道了之后,如何落实到行动中去。儒学的三个内容——为人、为学和为道,均要求践行。

就道家而言,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老子、庄子、淮南子和抱朴子。

重点是老子的认识论,其概括如下:

1.     道者万物之奥

2.     有生于无

3.     道法自然

4.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5.     动而愈出

6.     为道日损

就个人理解而言,庄子引出了更为复杂的问题,但需要另外讨论。

 

接着认识论,何老谈了教育问题。

他认为,教育乃立国之本,而不该仅仅当做优先发展的一个方面。治理好一个国家,欲求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首要的就是教育。而教育的方法,背书和练习毛笔字是两种较好的选择。写毛笔字,可以修炼一个人的心性。就这一点,我想何老是用他一生的时间体会总结出来的,我们不可错过,要细细品味。

最后,何老鼓励大家,要无私无我,没有偏见,终会有成就。谢谢何老。

0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白家疃小区122号  邮 编:100095  电 话:17710966551
邮箱:confz@163.com  网 址:http://www.sihaishuyuan.com      联系站长:联系站长
京ICP备1802172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6110号    
经典诵读 | 全球儿童经典诵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