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中国:通过孔子而思

四海孔子书院·国学年公益讲座第三次讲座

7月15日晚,美国著名比较哲学家安乐哲(Roger Ames)应清华科技园与四海孔子书院之邀,为“国学年阳光讲坛”嘉宾,向驻清华高科技园内高管人员作了一场以《预见中国:通过孔子而思》为题的演讲。同台参与演讲的有他门下的两位学生,都是毕业于美国夏威夷大学。一位是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东西方关系中心主任的田辰山教授,另一位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温海明。师生三人,对儒学在当代的意义做了深刻的阐发,与近百名听众进行互动,别开生面、气氛活跃。

 

讲座由北京四海孔子书院院长冯哲主持。

安乐哲教授指出,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在经济、政治上的影响大了,但是在文化上还很不对称。美国的个人主义发生了危机,个人被夸大了。在国际上搞不是朋友就是敌人。自由主义成了普世价值,全世界都接受。要考虑考虑把个人主义转到儒家思想方面来。儒学是什么,它不只是孔子个人的。儒学讲的是人的最基本的宿求,讲的是宏道。中国没有类似西方上帝那样的超越主义,不是按照绝对教条办事。儒学认为人不是单个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是互系性的。这种思想可以给西方最大的启发。

 

安教授举例说,“人人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的原则如果教条对待,就会成为绝对教条。夏威夷的本土人原来有80万人,欧洲人来到之后,带来了疾病及灾害,后来人口减少至4万。夏威夷王室公主后来建立了一个专门为夏威夷本土人施行教育的学校,只招收夏威夷本土人子弟。有的白种人就指责说这是违反“人人受教育的原则”。这是一种地位不对称。中国与西方在文化上也有这种不对称。西方看中国也是用“鞋拔子”把中国的情况往西方绝对教条原则的鞋子里面塞的方法。在中国不能照搬西方模式,生搬硬套,应该注重中国国情的独特性,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中国都要走自己的路。

 

 

安教授生动地说,心是什么?按照西方求本质看,心就是一块肉,从血肉之躯剥离出来,是块死肉;人人有同样本质的一个心。但要是在中医看,是一个互系的宇宙角度。心是与躯体整体互系不分的、气血通畅的,是过程性的,是动态的。心与眼睛等各种感官是相连的,载动着人的快乐等各种情感,人人都是有特殊性的,人人的心都是不一样的。中国的五行生克观念,也是说明世间一切都没有固定的本质。道德是什么?道德不是绝对教条原则。道德是维护关系,不维护关系不是道德。虑及和致力与人与人关系的发展,关系性的道德,是需要想象力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教条。

 

 

安教授认为孔子“述而不作”把“仁”发展成哲学观念。关于什么是仁?“仁”字的“二人”意思是人与人关系,说的就是人的道德性。安教授用美国人在“堕胎”问题上的争论做了深刻形象的阐述。反对“堕胎”的人把尚未成形的胎儿看作“人类”(“human beings)。英文“being就是本质,就是实体,就具有单个人的独立性,就是一个完成之物,所以要反对堕胎。而支持堕胎的人说胎儿怀在女人身上,堕胎不堕胎与别人无关,这是女人的权利。其实双方论据的基点是同一个,都是个人主义。如果从儒学角度看,人在未出生前与母体共在,出生后与父母是后天的情感互系,生前生后人都不是实质性的being,而是在关系之中的human becoming,也即都是处于成人和做人过程。也就是说,人不是西方哲学传统所认识的是个绝对概念,是“单一个人”(individuality)。儿子与父亲,不是单线的先有父亲,后有儿子,而是二者是同时有的。二者都是在互系关系上的:有父亲是因为儿子,有儿子是因为父亲。所以,儒家思想提倡的是人与人互系不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安乐哲风趣地指着他的两位学生说:“优秀的老师是因为有优秀的学生,优秀的学生是因为有优秀的老师”。

 

 

安教授最近的新著《角色伦理学》阐述的是正义从哪里来、勇敢从哪里来,是从人事中而来。人的角色与关系是相互造就的,人在相互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彼此成就,成就角色关系,也成就了自己。做父亲,做母亲,做老师,都是角色。角色是主体性的,而是从主体出发对角色对象关系的角色能动性,是对待对象能动地做父亲、做母亲、做老师,充分担当起你的适当角色。整个演讲过程中,田辰山和温海明两位学者对自己老师安乐哲教授的学术观点作了明晰的解释和进一步阐述。在场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郭沂教授也发言强调安乐哲提出的“儒家民主”思想的当代意义,指出这是对传统思想的创造性阐发。

(温海明撰稿)

 

 

0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白家疃小区122号  邮 编:100095  电 话:17710966551
邮箱:confz@163.com  网 址:http://www.sihaishuyuan.com      联系站长:联系站长
京ICP备1802172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6110号    
经典诵读 | 全球儿童经典诵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