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0日,第四届“中德哲学对话”学术交流大会在北京四海孔子书院隆重开幕,来自东西方学术界的二十多位著名哲学家齐聚一堂,围绕“通往自我之路──中国哲学与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论衡”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与交流。
众所周知,以儒家为主干的中国文明是亚洲文明之代表,而西方古典主义哲学又以德国为中心。两个文明从接触到冲突,从强势取代到相互共融,经历了历史发展的阵痛,在今天展现出了新的气象。
中国哲学的形态开始从古代哲学到近代哲学呈现出重大转变,西学东渐和中西哲学互动构成了考察中国近代哲学的重要前提。这种改变实际上是中国原生态文明思维模式的式微,中国哲学表述始终无法离开西学解释体系,其本质乃是话语权的旁落。这种格局非常不利于中西哲学的平等互鉴,因此导致中国与西方哲学对话中往往不能直接有效的表达自己。如今中国正在崛起,民族复兴不仅表现在综合国力,在文化领域也在寻求自我认知。因此新时代的“中德哲学对话”也必将突破传统的西方价值观一家独大的状态而呈现出平等互鉴的交流局面。这种平等的交流也必将是双方学术界专业领域高层次的相互切磋。
会议的发起人之一郭沂教授总结近几十年的中西方哲学交流时认为,汉学家在传统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而绝大多数汉学家并没有专注于对中国哲学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加上中国本土哲学家在语言和西方哲学研究上的薄弱,导致中西方哲学对话难以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融会贯通。因此,郭教授联合德国科隆大学哲学系克劳迪亚·比克曼(Claudia Bickmann)教授在总结历次中西方学术交流经验基础上,试图通过东西方重量级哲学家直接的对话与沟通来解决这一难题,而《通往自我之路──中国哲学与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论衡》这一主题也正是本次会议的精神体现。
经过前三届“中德哲学对话”的积淀,本次对话将中西方文明交流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主办方希望通过此次中外哲学交流之契机,促成世界文明对话常规机制,形成中外文明对话之共识,并在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现代科技文明与传统文明的碰撞冲突中寻找符合人类共同利益的文明发展方案。
郭沂教授
本次会议由郭沂教授主持。郭教授来自韩国首尔大学哲学系,也是中德哲学对话的发起人之一。在开幕式上,郭教授表达了对与会学者和特邀嘉宾的感谢并祝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随后郭沂教授分别邀请各方代表上台发言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卓新平、四海孔子书院院长冯哲、德国哲学家代表克里斯坦·克里金(Christian Krijnen)教授、德国公民教育学院代表(Michael Spieker)教授、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代表亚历山大·波尔先生(Alexander Birle)分别代表各方为大会开幕致辞。出席大会的特邀嘉宾还有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长牛喜平、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人张西平、中国音乐学院谢嘉幸教授、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李素菊教授、四海鳌山研究院王运春、四海孔子书院副院长冯涛等,媒体嘉宾有新华社对外部高级记者周方、中国网记者郑伊凡、腾讯儒学频道董思婕等。
卓新平教授
首位登台致辞的是著名宗教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教授。卓教授同时又是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宗教学会会长,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系。卓教授对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代表宗教研究所全体同事向本次大会学者表示感谢,并对大会的举办表示祝贺,然后直接切入本次大会议题。卓教授说,由于精神传统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和德国之间的自我概念可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邀请来自欧洲和中国的学者对这个话题进行讨论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卓教授的重点研究领域在宗教,他说,宗教与哲学同样都在解决人类的精神问题。如何理解自我的本质,不同的观点反映了自我的不同的概念,也与不同的世界观和文化精神传统相联系。在中国古典哲学中,有许多关于自我和命运的讨论,由于来自不同的视角,它与欧洲的自我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西方存在传统的二元世界观,个人与上帝、个人与集体乃至个人与自然之间是超越性的存在。
相反,中国哲学在自我意识方面并不是二元思维,中国非常强调整体意识。这个整体至少有三个维度,即天之自我、自然之自我、集体之自我。简单说就是“天人合一”的天地观。天代表着超自然,而地代表着自然,人处在其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都有这样一个整体的世界观,宇宙被他们理解为一个整体,而自我是它的有机组成部分。儒家学说试图解释自我与自我的关系,即无论是它的内在自我,还是它的社会,即集体自我。这个思维侧重于人际关系。但在任何情况下,只有一个整体的世界观,所有这些关系都存在于在一个整体之中。虽然这个整体是模糊的,甚至是神秘的,但它包含了所有。而同时所有的关系存在又都是对立统一的,即宇宙的两个基本要素——阴阳的统一。另一方面,自然与自我之间存在着统一,在儒家和道家看来,个体自我也属于自然。自我是一个微观世界,而本质上是一个大宇宙。自我属于自然,也反映自然。在这里,自我与自然构成了生命的共同体,它也反映了天和自我在统一中的概念。最后,集体与自我之间存在着统一性。中国人有集体意识,我属于我们。自我只是集体的一部分。因此,对于集体利益,自我牺牲是必要的。有时候,个体的自我甚至可以消失在集体的存在中。
因此与欧洲传统相比,中国的个人主义的强调并没有那么强烈。坦率地说,随着中国古典哲学在当代中国的衰落,这种传统的自我集体意识几乎被转变成一种集体无意识,而自私、个人的自我在今天中国社会有着近乎压倒性的优越性。因此希望通过对中国古典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讨论与比较,深入了解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冯哲院长
在卓新平教授之后,中德哲学对话主办单位之一四海孔子书院的冯哲院长上台致辞。冯院长首先表达了对与会的各位学者的感谢,在百忙之中从不同国家赶到北京西山参加哲学交流大会,特别对此次大会的发起者郭沂教授和比克曼教授和赞助者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以及德国公民政治学院表示由衷的感谢,是这些专家学者、学术单位和赞助者的长期努力促成了每一届“中德哲学对话”的成功举办。
冯院长表达了自己与哲学的因缘。冯院长说,他两年前和郭沂教授就决定在四海孔子书院来参与中德哲学对话,20年前做出版的时候出的第一本书便是《康德文集》。他说:“哲学家康德,我在编辑他的文集的时候,他的一句名言,总是让我激动不已,就是心中的道德法则和头顶的灿烂星空。”
冯哲院长为此次哲学大会做了美好的展望。他说:“中国哲学、德国哲学都有反求诸己的传统,都会走向通往自我之路,我想这也是郭沂教授等中德学者设计本次哲学对话主题的原因。哲学不仅是思想的统摄,它也应该为人类的问题提供解决之道。我觉得在座的诸位,你们都是哲学家,哲学家这个群体,应该成为人类的智库。因此中德哲学对话,将会担任一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那就是为世界的问题找到解决之道,探索世界问题,化解文明冲突。尤其是在今天,可以说世界问题的解决,越来越需要中国哲学、德国哲学做出独特的贡献。我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机制和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进行长期的交流与互鉴。通过彼此交流让我们的对话变得越来越谦卑与真诚,愿意去了解对方,并且让对话变得更有品质。我也希望透由持续不断地推动中德哲学对话,推动人类文明更大、更广、更持续的对话,让对话涉及更为宽广的领域,除了哲学之外,还可以涵盖艺术、美学、宗教、经济、金融、教育等方方面面的文明要素。也就是说,我们把它放到人类文明对话更宏大的视野当中。让哲学对这个世界、对今天的环境,能够起到一个全面的统摄和关怀。”
冯院长认为在位于北京西山的四海孔子书院承办本次哲学大会这样一个世界性的文明对话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北京西山比邻香山,某种意义上,这里代表了中国的高度。冯院长希望这里能成为世界的高度,希望继续推进人类文明新的对话。
克里斯坦·克里金教授
中德哲学对话的发起人之一、德国哲学家克劳迪亚·比克曼教授由于一些原因未能到场。接下来由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哲学系克里斯坦·克里金教授(Christian Krijnen)作为德方学者代表上台致辞。克里金教授对比克曼教授未能出席大会表示非常的遗憾。他表示非常感谢会议的发起者比克曼教授、郭沂教授和所有撰写论文参与大会的学者,以及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Hanns Seidel Stiftung)的大力支持。德国学术界对此次会议非常重视,希望双方学者在此次会议之后能够有所学习和借鉴,尤其是希望能够通过此次会议,使中西方学者有一个良好的沟通和对彼此的理解,共同探讨中西方哲学的不同与共通之处,从而带来更深入的哲学思考。克里金教授说,大家的发言和讨论尽量聚焦于大会主题。“自我”这个概念在哲学领域非常重要,所以进过多次讨论才最后决定以此作为这次的哲学对话的主题。但本次会议是一种动态的,留有充分时间让主讲人发言和让学者之间进行讨论。
迈克尔·斯比克教授
之后由德国公民政治学院教授迈克尔·斯比克(Michael Spieker)上台致辞。迈克尔教授表示非常高兴能参与大会,来到中国北京西山,受到热情接待,宾至如归。斯比克先生说:“中国人有句话叫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同样远道而来,因此而受到了令人倍感温暖的欢迎与热情。”斯比克教授表示,这次哲学大会他们所议定的系列会议的一部分,议题的设计也是延续的。他回顾前三次“中德哲学对话”的大会议题,然后表示本次“通往自我之路”这个议题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不同文明之间进行的有关共识性和基础性概念的讨论。就德国公民政治学院来说,这个议题也相当重要。迈克尔教授叙述了德国政治学院成立起源,60多年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公民政治学院在德国图青成立。德国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国,对世界造成巨大的创伤。战争对所带来的摧残更加凸显了民主、自由的重要性。人的尊严需要保障,因此对“自我”的研究,显得极为根本。德国公民政治学院正是基于这些理念而成立,并将致力于世界人民共同的和平与未来。
亚历山大·波尔先生
最后上台致辞的是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代表亚历山大·波尔(Alexander Birle)。波尔先生对今日的北京之行表示赞美,不仅在于北京西山优美的环境,更在于此次会议是来自亚洲与欧洲的不同哲学体系的对话交流,而且是讨论一个很重要的话题——通往自我之路。波尔先生表示很荣幸代表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参与本次会议,并分别对四海孔子书院和德国公民政治学院的办学精神与努力表示感谢,中德哲学对话的成功举办得益于北京四海孔子书院和德国公民政治学院的大力支持。
波尔先生介绍了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的宗旨与工作内容。赛德尔基金会致力于民主、和平与发展,并通过教育、政策建议和奖学金计划,为德国的社会做出贡献。在35年前的1979年,通过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德国赛德尔基金会和中国官方开始建立合作,成为第一个在华建立办事处的德国基金会,认识到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基金会很快与中国教育部展开合作。
波尔先生介绍说,基金会在中国开展工作的目的是教育,通过教育提高公民劳动技能,减少贫困,改善农村贫困地区的生活与工作条件。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也在发生改变,促使中国的经济和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基金会表示支持中国的自主改革和制度建设过程,尊重各自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期望在不同的政治体制下可以相互理解与合作。
在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波尔先生对儒家精神感到赞叹,并表示儒家的许多精神同样影响着西方人。在当今中国社会变迁的时代,儒家思想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儒学所倡导的伦理道德与人生价值观在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儒学虽然是中国旧传统,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旧的传统同样会发出新的生机。
在谈到中德哲学对话议题的时候,波尔先生认为尽管在许多概念上,中西方存在差异,在价值观上也表现出不同的思维。例如德国强调个人价值与权利,而中国比较重视集体主义。但是双方古典哲学并非没有相似之处。如今中西方都面临诸多社会问题,在基于不同的价值观,通过相互借鉴与学习,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可以通过和谐运作来处理社会问题带来的挑战。
开幕式结束后接下来的三天内,来自东西方的学者将分别根据自己撰写的学术论文,就本次大会主题展开论述。
【撰稿:辅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