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文丛|古人眼中的天圆地方

01

藻井中的“天圆地方

“天圆地方”是古代常见的哲学概念之一。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古人在历史特定条件下对天地的错误认识。但我想,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不可能也不应该局限于这个认识水平。

中国古代“天圆地方”之说,最早见于《大戴礼记·曾子天圆篇》。曾参回答单居离之问,曰:“天道曰圆,地道曰方;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掩也。”卢辩为之注解曰:“道曰方圆耳,非形也。” 言外之意,果真天是圆的地是方的,那么四个角就会漏出来 ,可见古人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是认真思考的。事实上,我们的祖先并非头脑简单。他们心中的天圆地方深藏着宇宙大道,并非仅仅局限于形而下的方圆体分的阶段。为《周髀算经》作注的赵爽,就已在注文中明确指出“天圆地方”与“天动地静”之间的关系。他说:“物有圆方,数有奇偶。天动为圆,其数奇;地静为方,其数偶。”“此配阴阳之义,非实天地之体也。天不可穷而见,地不可尽而观,岂能定其方圆乎?”

02

周髀算经

现在来说方与圆,何为圆呢?简单说就是用规画的圆形图案。何为方呢?用矩画出的方形图案。《周髀算经》说“商高曰,平矩以正绳,偃矩以望高,覆矩以测深,卧矩以知远,环矩以为圆,合矩以为方”。如此来说,那就太简单了。我们继续探讨,你会发现玄妙之处。圆,抽象一下,用形而上学的语言来升华,它不就是循环吗?

03

说到循环,我们自然会想到动态的回环往复。那么是什么在无休止动态循环呢?是时间。往古今来,无有终始,一年四季,四维相代。生老病死,生长收藏。时间,与道相伴,周流六虚,变动不居。我们无法知道它的开始,和它的去向,并且认为物极必反,无极而太极,于是就以圆来诠释。我们说天时地利人和,天道圆融,此时的天,自然代表了一种大道,代表了时间。仰观天象,日月星辰的循环,四季的交替,告诉我们时间在流动 。

04

那么,方有什么解释呢?简单说就是方向方位,代表着一种定位。《周髀算经》曰“环矩以为圆,合矩以为方”。从图案形成 的角度分析,圆是动态,而方是静态的。再进行深度分析,大地相对于天来说,属于静态的存在。他有固定的方向方位。我们经常说,四方八荒六合,一系列偶数来描述,都是对空间的描述。我们走在大地上,如果没有方向怎么行?我们生活在天地间,没有定 位怎么行?所以,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所以,我们说的这个方,就是一个空间,就是上下四方,六合八荒。

05

这下不难理解了,天圆地方,天道圆融,地道方正。它诠释着宇宙,又暗示了人生。《尸子》:“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文子·自然》:“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宇”代表上下四方,即所有的空间,“宙”代表古往今来, 即所有的时间。“宇”是无限空间,“宙”是无限时间。所以“宇宙”这个词有“所有的时间空间”的意思。 把“宇宙”的概念与时间和空间联系在一起,认为无古无今,无始无终,体现了我国古代华夏民族的独特智慧。

06

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历程中,天圆地方的宇宙人生之道一直伴随着我们民族的每一处生活细节。我们说做人要外圆内方,在外做一个谦谦君子,圆容汇通,在内做一个坚持原则的君子,刚正不阿。《庄子•天道 》有云:“其动也天,其静也地”;《礼记•乐记》有云:“着不息者天也;着不动者地也”;张衡《灵宪》亦云:“天致其动” ,“地致其静”。圆生方成,天生地养,男动女静,各司其职。《黄帝内经》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07

地坛方泽

天圆地方同样影响着我们的建筑风格。圆弧形的斗拱,方正的地基,都是象法天地。天坛有圜丘,地坛有方泽。雕梁画柱有日月星辰之象,方格平地有井田阡陌之形。在一些日常用品上也是尽量会考虑民族文化的哲学理念。楚国宋玉《大言赋》、《周易•说卦》以及《周礼•考工记》,都把天比喻成车盖,把地比喻成车体。车盖爲圆,车体爲方。华夏民族使用了几千年的方孔钱也凸显着天圆地方的理念。作为通行货币,赋予其方圆性格,告诫君子,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08

 

汉服中也贯彻了天圆地方的思想,比如深衣象法天地,领表方正,袖表圆融。那么,穿上汉服,自然要体现出顶天立地的民族精神,如《礼记》所说倡导“服其服必有其容”。《黄帝内经》说:“圣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我们人都是天覆地载,理当做一个顶天立地之君子,富有诗书大道,琴心剑胆,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志在四方。(更多文章请关注书院公众号:sihaishuyuan

(撰稿:辅仁君)

0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白家疃小区122号  邮 编:100095  电 话:17710966551
邮箱:confz@163.com  网 址:http://www.sihaishuyuan.com      联系站长:联系站长
京ICP备1802172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6110号    
经典诵读 | 全球儿童经典诵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