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孔子书院十年回顾之师长寄语(十):专访田辰山教授

编者按:2016年是四海孔子书院成立十周年。十年来书院建设渐有体系,无论是课程构建、师资培养,还是国家课题的承接、体制内外融合的实验,以及两岸交流、国际传播都有积极探索。近日四海鳌山研究院及鳌山文教园区的规划又为未来的十年打下了基础。回望近20年来四海的读经推广和教学实践,幸获众多海内外师友的参与和支持,为此四海传播中心正在筹拍一部纪录片,纪录20年来各界师长对书院的帮助。近日将陆续刊发田辰山教授、卓新平教授、林安梧教授、姚新中教授等人的专访。本文是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田辰山教授的访谈。

01

田辰山,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西方关系中心主任,文教专家,全美政治学会会员,美国中国政治学会会员,国际中国哲学学会会员,美国亚洲研究会会员。还曾任夏威夷华人作家协会副会长和美中人民友好协会檀香山分会理事。研究领域为中西政治哲学理论和中西文化比较。

02

四海传播:今天我们十分荣幸地请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西方关系中心主任田辰山教授。田教授致力于研究中西政治哲学理论和中西文化比较,也有很多专著。更可贵的是田教授国内外都有生活经历,对很多问题的思考也是脚踏实地的。四海孔子书院成立十周年了,希望您给书院一些鼓励和指导。

田教授:四海孔子书院成立十周年了,我首先向四海孔子书院表示祝贺。四海孔子书院取得很大的成功,我感到高兴。在国外呆了很多年,我很有体会:中国的文化必须要复兴、要走出去。所以我回来后与冯哲院长一拍即合。这正是我想做的事。因为中国在西方很被动,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文化恢复起来,一点都不被动了。中国的未来系于中国文化的复兴上面,四海孔子书院从根上用心,在中国文化复兴的大潮当中,起到了先锋作用。而且非常成功,从孩子抓起,这太根本了。四海孔子书院很有眼光,有远见,脚踏实地。祝四海孔子书院越办越好,我们的友谊也更深刻。

03

四海传播:您长期与安乐哲先生做翻译中国经典的工作——也就是在东西方两个世界里面正确地阐释中国。从目前来看,中国人讲文化自信,从文化的角度把中国说清楚。既捍卫传统,也要说清楚,希望您就此能够谈谈看法。

田教授:安乐哲老师一直在做“翻译中国”的工作,但他的翻译工作,比起前人的工作,还不是一个概念。因为安老师本身的工作即是将中国经典翻译为英文,这就和以前的比如利玛窦等人的工作不一样。利玛窦是为了传教,将孔子与上帝合到一起。传教士们还编写了相应的辞典——《英汉辞典》,将中国的词语与英文的词语一一对应,这样做的弊端在于将中国文化翻译成了带有基督教色彩的文本了。安老师作为比较哲学家,他对中国很懂,他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要重新翻译中国:以阐释为主,以文本翻译为辅;从整体上介绍中国是什么。在安老师的著作中,有一半的篇幅在介绍中国哲学,之后在进行经典翻译。对照前面的介绍再去阅读经典译文,就会更加清楚地了解中国哲学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近代以来,大量的人在搞经典翻译工作,但都是老路线,安老师实际上开创了一条新思路。中国文化要想走出去,一定要做中西比较的研究。在中西比较的大框架下,告诉西方中国的理念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是什么意思。

04

四海传播:您此前建议四海应该设计出一套带有中西文化比较视野的课程,请问您是基于什么想法?

田教授:我去过书院很多次,也知道孩子们在学英语。我想,如果能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就将安老师这种中西比较思维加入其中,那么孩子们就同时学到了两种文化。听上去虽然显得负担很重,似乎孩子们要学习两种文化体系,但大道至简,实际上只是两种故事的讲述而已。比如人类的起源,就可从天地氤氲、父母血脉的东方思维和上帝创世说的西方文化进行对比,进行课程引导。再有,“天地是怎么回事”、“人怎么看世界”、“人类的价值观”等等问题,都可以以这种方法来阐述。四海孔子书院如果做出这样一套教材,一定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甚至可以代表中国教育的未来前途。

四海还可以拍电视片,形式上可以借鉴《河殇》。当然《河殇》完全讲偏了,完全以西方为标准,看中国哪里都不对。我们可以借鉴它的模式,从中西比较的角度来讲述,非常中立而直观地将两套东西拿来对比,让人们自行判断,大家就会感受到二者的差别和中国文化的深度。西方人也可藉此明白,原来中国人是这么想问题的。我此前就有这种想法,在夏威夷的时候我们就有这种愿望和理想。

四海传播:这很好,我们可以探讨,也有安先生的理论依据。

田教授:关键是写脚本的问题。请一位懂得写电视脚本的人来写,那个人要跟着我们来上课、来学习,把我们的比较哲学统统变成他脑子里的东西,然后写出来。原本我自己想写,但因为其他的事太多太忙,能够定下来的时间也少。

四海传播:根据您对四海孔子书院的了解,您对我们未来有什么建议?

田教授:有两点非常重要,第一点是要将安老师的东西贯穿到四海的教学之中去。从小孩开始,从三岁到十四岁。为什么安先生的东西这么重要?因为中国已经走到了特殊的阶段,尤其是当前阶段。习总书记有很多新的理念,比如中国要转型、要作为大国立于世界之林。那么怎么转型?怎么立于世界?安老师的东西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首先能够起到的作用是怎么讲清楚中国?不光是对西方人讲清楚,中国人自己也要先清楚自己是怎么回事。现在讲中国文化,谁能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总结出十二个词。哪个是中国价值?西方个人主义概念翻译成汉字而已。公正、民主、友善……,我们看着是中国的东西,实际上不是。这一点在中国是很大的盲点,到现在不知道中国自己的文化是什么。官方说不出来,学者说不出来,我在这点上是十分着急的。要把中国文化是什么说清楚,必须要用安老师这套东西。安老师的东西为什么能说清楚,因为他是比较思维。

以我的经验,我觉得自己能说清楚中国文化是什么,是因为和西方有个对比。西方是什么已经非常清楚了,和它比较起来就能说清楚中国是什么了。我们历来就说不清楚,因为都是在自己的文化里说自己。跟外国人讲话,也只能讲自己“庐山”里面的东西。可是外国人没有“庐山”的经验,所以怎么讲也讲不清楚。我们传播中国文化要走出“庐山”,把它看清楚再对外国人讲:你们的文化是这样的,中国文化不是这样,是另一种样子。

05

四海传播:您说的是中国文化的“庐山”现象。这是一点,您刚刚提到了两点,那另外的一点呢?

田教授:第二点就是要联系历史。一定要联系中国历史,把中国现代史和今天联系起来。习总书记讲两个三十年不能互相否定。虽然两个三十年对中国人来讲,身处其中差别很大。但从西方来看,这二者是一条线上的,我们要把一条线上的说清楚。我们的改革开放,西方人期待我们搞他们那套东西,但我们最终不是那样的。这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是中国文化。

改革开放为什么成功,不是西方市场经济的成功,是中国文化的成功。因为改革开放只有中国是成功的。所以我们不能内耗,用改革开放去否定三十年,或者用毛泽东时代批评今天。我们要把二者打通。毛泽东时代和现在是串在一起的,我们不能割裂开。如果分开的话,中国会有灾难。一些人非要说改革开放对,另一些人非要说毛泽东时代对,这二者互相争论,那中国就又会出现灾难了。这是牵扯到中国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事情。我们必须要看到中国现代的伟大性。没有毛泽东,没有共产党,也就没有今天,没有他也没有改革开放。我们要知道今天的改革开放和毛泽东时代,在文化上是一脉相承的,只是策略不一样。毛泽东时代强调人不能自私,改革开放则是要先把经济搞上去。这二者背后的运作都是中国文化。我们要看到这一层,不要走现在流行的思维方式。

现在有一种流行思想:搞马克思主义的否定传统文化,搞传统文化的否定马克思主义。或者说儒教治国,非得把马克思当成反面人物。这些都是割裂了开来,不能使中国长治久安。而且毛泽东并非完全否定中国文化,他敢于入世、有“亮剑”精神,这都是孔子的精髓啊!只是方法问题,视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况采用具体方法。在具体方法上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别,但总体的思维方式是一样的:中国人是“一多不分”的;西方人是“一多二元”的。历史上,儒家内部的争论并不少见,儒释道之间的互相批评并不奇怪。但这些在西方看来都是一回事,比如说孟子说人性善,荀子说人性恶。这在中国人看来差别很大,但在西方人看来,二者说得是同一个道理,只不过从不同的角度上说人性的问题。说到底,讲的都是人性是可变的,人必须受教育才好。

所以我们要把西方搞懂了,在了解西方的基础上,我们今天的困惑都不是问题。比如“儒家是不是哲学”、“中国哲学是不是哲学”、“儒家是不是宗教”、“德治法治”等等,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令人争论不完。要是把西方弄懂了,中国就没有这么多争论了。正因为我们不懂,再引入了西方的概念,于是就争论起来了。把西方搞懂了,这就不是问题。真的懂了,也就不争论这些了,而是讨论大问题:比如说“西方是怎样的文化与环境”、“中国又是怎样的文化与环境”等等。“某一个概念在东方是什么意思”、“在西方是什么意思”,搞明白这些就不会起争论了。

四海传播:还有一个问题,习主席现在提倡文化自信,面对西方和全球化,我们反而更需要树立自己的传统,希望您在这方面谈几句。

田教授:这非常重要。讲自信,也要讲为什么自信。只有认为自己的文化是好的,才能自信。如果光认为西方的文化好,就自信不起来了。把“一多不分”和“一多二元”弄明白,就会知道中国的智慧。我们并不低于西方,就自信了。

06

四海传播:这如果落在书院的话,书院是不是也要确立自信,捍卫自己的传统?

田教授:对,讲到自信。自信来自哪里?来自对自我的肯定——认为自己的文化是好的。我有一次参加一个文史哲的会议,会议主题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方法与途径”,来了一群大学者和高级记者。他们都说:“中国不要王婆卖瓜,不要老说自己文化好。”我当时就着急了,我说:“这个会的主题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方法与途径’,来这里参加会议首先应该认同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应该也必须走出去的。反之,既然不要王婆卖瓜,那走出去干什么?难道要跟别人检讨去吗?”整个国家民族都处在这个情况:对自己文化不自信。楼宇烈老师说:“中国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人并不太认同中国文化”,我觉得这个数字一点不少。比如坐出租车,再比如去参加研讨会,这种论调都到处可见。必须要有个彻底的转变,彻底转变的方式与方法,就是大家要进行中西哲学文化的比较。真正认识了西方,之后就能和西方现在的状态联系起来了。川普为什么上台?希拉里为什么做出那样的事情?都是西方文化在起作用。联系起来之后,就更对自己有信心了。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顺理成章了。

我出国的时候也是自由主义者,也不看好中国。出去以后,读了西方哲学,觉得不太过瘾,我就明白了应该好好学习中国文化。读了中国文化以后,觉得真东西在中国。觉得我们的近代史——中国做的事情都很伟大。自然而然就自信起来了。

四海传播:最后,您对书院有没有结论性的建议或希望?

田教授:我觉得书院办的不错,成绩斐然。从小孩子的教育抓起。我对四海孔子书院出来的人有个预想:将来都是国家栋梁。这是培养智慧的地方,我非常赞同李瑞智先生。他作为一个西方人,在四海孔子书院呆了三个月,得出的结论让我非常理解。他从西方到中国,我从中国到西方,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吻合到一起的。包括他说的西方议员问题,开始大家都觉得夸夸其谈,但后来逐一应验。四海孔子书院从世界观和做人方面教育孩子,给人智慧。有了智慧什么知识学不到啊?未来一定会成就中国大事业的。如果打通中与西、古与今,那出来的人才都是治国理政的精英啊!

四海传播:谢谢田老师的信任和鼓励。(鼓掌)

(更多文章请关注书院公众号:sihaishuyuan

0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白家疃小区122号  邮 编:100095  电 话:17710966551
邮箱:confz@163.com  网 址:http://www.sihaishuyuan.com      联系站长:联系站长
京ICP备1802172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6110号    
经典诵读 | 全球儿童经典诵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