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射箭吗?一篇好文告诉你射礼的来龙去脉丨四海孔子书院射礼浅说
0102 03
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

      ——《礼记·射义》

射之源

中国是世界上较早拥有弓箭的国家之一,文献典籍中记载弓箭的发明者有多种不同说法:《周易 系词》:“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越绝书》:“黄帝作弓”《山海经 海内经》:“少皞生般,般是始为弓矢。”《世本 作篇》:“挥作弓,牟夷作矢。”《墨子 非儒》:“古者羿作弓”《吕氏春秋 勿躬》:“夷羿作弓”《荀子 解蔽》:“倕作弓,浮游作矢”文献记载说明,黄帝时期,在不同地区和部族中同时出现了弓矢。黄帝出生距今不足四千八百年,而在徐州邳县大墩子遗址(距今5700年左右),发现一具左腿中箭的男性遗骸。骨镞打磨精细,代表了很高的弓箭制作水平。在山西峙峪遗址发现一枚石镞(距今28900多年),石镞尖端周正锋利,并有可以捆绑箭杆的铤。而人类最初制作的箭镞多应是竹木类原料,用燧石打制应该是更晚的事,所以中国产生弓箭的历史可能还要更早些。

04

射之用

          中国远古的传说,是把弓箭的拥有视为中华文明起始的标志之一,“弧矢之利,以威天下”,是弓箭作为国家机器的象征,意蕴宏深。而弓箭的发明跟传说中英雄人物相联结,以弓箭比附英雄,反映了古人对弓箭的崇敬心理。而事实上也确是如此,射箭活动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世界上几乎找不到一个从未使用过弓箭的民族,弓箭的出现是原始人类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历史坐标。正如恩格斯所说,“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
05

(四海孔子书院射艺课堂)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射箭成为中国人社会生活中一项重要活动,很早就被古人赋予了学校教育课目和社会教化的功能,其社会价值早就超出了狩猎和战争的狭隘范畴。

炎帝时射礼已出现,射不宁侯。《山海经 海内经》:“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殳)始为侯,鼓、延是始为钟,为乐风。”

尧舜时期以射礼明善恶。(《事物纪原 射的》:“《虞书》曰:侯以明之。注云:作射侯之礼,以明善恶。则射侯始见于尧、舜矣。”)

习射为夏朝学校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课目。(《礼记 明堂位》::“序,夏后氏之序也”,《孟子 滕文公上》:“序者,射也”)

商代出现了制度化的射侯、射帝、射牢、子射、射牲、王射等“礼射”。《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中详细记载了习射教育的周期、过程、师资、礼仪等,在现有的甲骨文中透露出大量的关于射箭活动的信息,这都表明了射箭活动在当时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射之道
06

(书院王磊老师)

西周是中国古代射礼的盛行时期,在商代礼射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大射、宾射、燕射、乡射等一系列的“礼射”活动,成为西周王朝统治的重要礼制,也为后世历代所继承,成为两千多年来几无大变的类型模式。西周的学校(庠、序、学、校等),其实都是习射的地方,西周贵族子弟以六艺为教学内容,(《周礼 地官 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通过射箭来进行人才选拔和道德培养。

春秋时期,王室式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习武之射和军中武射盛行,王公射礼衰落。孔子以“复礼”为己任,主张“君子之射”、“射以观德”、“射不主皮”,在竞技中保持周旋有礼、谦逊果敢、反求诸己的君子本色,将射纳入儒家重建的教育体系中来,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07

四海孔子书院射艺课堂

射礼之式微
之后两千多年,随着礼乐文明的进步和战争的刺激,射箭技术和弓箭制作工艺日臻完善。然而与此同时,历代王朝虽尊崇孔学,推行射礼,但封建社会后期,儒家对于“射不主皮”的夸大和曲解,以及重文轻武风气,使射礼渐渐名不副实,形同虚设。清末民初,随着热兵器的进步与广泛应用,射箭退出军旅,其历史影响很快消退。随后经过短暂的“国术”存留。但在1959年全国射箭锦标赛,我国射箭运动与世界接轨,完全采用国际规则和国际弓箭,传统的“中国式射箭”悄然退出历史舞台。精巧而复杂的传统角弓制作工艺,在传承几千年后根脉断绝。
结语
08

(前教育部副部长柳斌先生考察书院教育)

传统射箭曾经有着承载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内涵和文化内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内容,却在长时间多民族的融合达到顶峰之后,渐渐衰落,带着无尽的凄婉,终成绝响。近十年来,在有识之士和一批热心于中国传统射箭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传统射箭从荒原中蹒跚而出,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不足以撑起中国“射学”大旗。中国传统射箭的当代复兴是民族信仰的重塑,中华民族文化本位的觉醒,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0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白家疃小区122号  邮 编:100095  电 话:17710966551
邮箱:confz@163.com  网 址:http://www.sihaishuyuan.com      联系站长:联系站长
京ICP备1802172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6110号    
经典诵读 | 全球儿童经典诵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