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7年11月22日,四海孔子书院导师、台湾三一人文经典协会执行长杨庆亮老师来到书院,为家长们讲解了基督教与儒学精神的异同点。关于这一话题,杨老师之前也有所的课程也有所涉猎。但此次讲课的新意在于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较详细地介绍了基督教发展的源流以及其中蕴含的思想变迁,颇为精彩。
生机
轻松一下 (摄于四海孔子书院)
耶稣复活的是个灵魂吗?不是,而是整个肉体。所以,原始的基督教不是死后上天堂,而是上帝国降临在人间。天使会在坟墓前吹号角,这时坟墓上插着十字架的基督徒就会复活,他们共同生活在耶路撒冷。这是基督教最老的说法。这一观念,对当时的希伯来人来说,是非常真实的。在他们心中,就是实实在在地等待神的降临,全部都是肉眼可见的事情。
第二,雅各派认为只有以色列人才是上帝的选民,而新派认为传播福音的对象是以色列之外的芸芸众生。后来的传教发展史证明了新派的可行性。
但是,保罗简直就是天生的宗教家,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说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说,一个人去祷告时,这个人的身份就代表了耶稣,同时,借着圣灵与天父同在。于是,祷告时的顺序就变成了耶稣、圣灵、天父三而一了。三者要有意义的话,就要三位一体,简称三一。这一点常人很难理解,但是对于基督教信徒就很好说了。他们认为人就应该与天父同在,换言之,三一联结的关系绝对密不可分。所以,就基督教信仰来说,承认三一的就是正统,反之就是异教。这就是希腊正教和天主教的区别。希腊正教认为天父在上,圣灵圣子在下,形成一个三角形关系。如若认为天父与圣子平行,二者都在上,而圣灵在下,就是天主教(罗马)。前者是以存在顺序和逻辑为基础,而后者则是祷告的瞬间三者同在,而且他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不断地祷告、不断地同在。这二者哪一个更能进入修行的法要?是不是天主教啊?三位一体。
而且天主教还强调,提到圣子,不一定非要想到历史上的耶稣。在东方,这太容易了解了。好,我们继续谈一点历史。保罗如是强调(指耶稣是神、三位一体等等),并把基督教传到了希腊世界。保罗派和雅各派还有一段争议,就是保罗希望雅各派能答应他的要求,那就是废除割包皮以及基督徒和异教徒隔离的规矩。保罗勇敢地抛弃了这些包袱,他借着修帐篷的职业传播了福音。因为如果要聚众传播的话,罗马人一定会逮捕他。
明朝末年,有很多传教士到中国传播基督教。然而他们是怎么允许中国人拜祖先拜孔子的同时还拜上帝的呢?因为他们认为,孔子祖先都是人。而且耶稣会的人也知道如果不让中国的信徒拜祖先和孔子,那么根本无法传播下去。直到雍正乾隆年间,耶稣会的人重新来中国考察,问了中国人两个问题。一、请问孔子是人还是神?然而中国人认为这不重要。二、祖先是人还是神?中国人说也不重要。所以,耶稣会的人推断中国人一定是把孔子祖先当做神了。于是罗马教会就命令中国信徒不能拜孔子和祖先。雍正帝鉴于此,就取缔了基督教。
其实,中国人认为,重点不在于人与神的区分,而在于虔诚之心。我以我最高的敬意去拜神,同样,也以我最高的敬意去拜祖先和孔子。这让教会分不清,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只是讲我的诚意罢了。人以诚来敬待天地,同样,以诚来敬待君亲师。当一个人,以全方位的诚敬拜天地君亲师的时候,是不是同样也是三位一体。诚、天地君亲师以及人,都是浑然一体的,这统称为诚,所以,《中庸》里讲一句话,诚者天之道。功夫即本体。同样的,我以仁、敬对待天地君亲师,那就是仁者天之道、敬者天之道。即功夫即本体。这是中国人所特有的思维。
射艺体现儒家精神(摄于四海孔子书院)
在对天地君亲师的祭拜中,与天性合为一体,这就是克已复礼,天下归仁。天者何意?在我诚敬当中才有天。中国人就是在这种教育下长大的。小孩子不可以没有礼貌,不可以乱说话,就是因为要培养敬意。这是一个多么高贵的文化,又是一个多么简易的文化,这也是中国唯一的形上学。你要拿出证据,可是你不做,谁也没办法拿出证据给你。但你做了你就知道,圣人讲的是对的,是高明的。这就是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所以,形上学使用理智去揣测真理世界,而中国人则是在心内育万物。联合国把“大同世界”打到碑文上,中国人需要告诉他一件事情:没有敬,那只是个客观的世界,但中国人的大同世界绝对是在敬意之中。中国人深信不疑,万物都以敬意而自生自长。在你的温柔敦厚之中,才能够自生自长。为什么书院一定要在大自然里?因为他认为人的成长与万物的成长是完全一样的,是一个本性。这个本性是天所赐予的。喜怒哀乐之未发,有没有他更深刻地含义在?其实,什么时候会真正发生“喜怒哀乐之未发”的情景,在你的敬意之中。中,不是在没有情绪的状态里找的,而是在敬意里找。中国文化不讲神秘性,大大方方地告诉你什么是天下之大本。天地之大,胸怀天下,无所不包。这就是中国人自始至终的胸怀。这就是《春秋繁露》里的天人三问的精神。这是多么优美的文化传承!
颜渊,这位夫子的高徒。因为他永远能够抓住核心。夫子讲完,颜渊马上“请问其目”,就有了“非礼勿视”等等。其实这还只是原则,不是法门。但反过来,以礼来视听言动……
我今天给和乐班、谦和班的孩子上课,有一段互动。我说写字,他们说认真诚恳,我说那然后呢,他们回答会变得有修养。写字和修养有什么关联呢?但孩子们认为,只要诚恳认真,就会有关联。
这就是纯然具体的敬意。德性就在于诚恳地去做每一件事情,人懂了就做,这就是传播,于是孩子懂了,四海书院懂了,乃至全世界归仁焉!
实践·归仁
这和西方依靠逻辑传递知识,有很大的不同。西方一定要精准性,而中国文化似乎不容易讲出来。我听杨老师讲课,中间有那么几句,到那个地方已经不可言了,只能体会。
再者,如果你能看到一杯水里的天地,我觉得这太厉害了。或者说透过一支笔看到天地。恐怕这也是体察敬意的一个很厉害的地方。举个例子吧,中国画里,最大的背景是看不见的,比较大的背景是山水,最小的是人。这可能就是中国人天地的精神和意象。这会让我们的心大气起来。我想这也是中国教育里非常独特的一面。
而应该怎么获得呢?杨老师讲了“本体即功夫”,在恭敬之中,内在体会的转变一定是明显的,我想这就是收获,至于结果,不一定重要了。所以说认真地做小事本身就是大事。有的人一辈子想做大事却做不成,因为他忽略了这一点,导致心上的变化不大。我今天和一位印度哲学家交谈,他说常人的思维基本是在六到十二岁形成的。而中国传统教育是雕琢心理的,让心变的空灵、大度。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