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8日,上午十点,在纪念孔子诞辰二五七〇年礼乐祭孔典礼之后,四海孔子书院儒师院揭牌仪式在书院中和山庄教学园区明伦堂前举行。
嘉宾陆续走进中和山庄
前来参加揭牌仪式的海内外嘉宾有国民党荣誉副主席蒋孝严先生代表詹清池先生及女儿詹惠淳女士,,北京大学教授张祥龙先生夫妇,台湾三一寰宇文化协会执行长杨庆亮先生夫妇,国台办人事局局长王育文先生,国台办全国对台干部培训中心主任王杰先生、副主任马跃成先生,北京市台办宣传处处长宋朝晖先生,海淀区台办主任王锋先生,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大中华文库》工委会副主任、副总编辑尹飞舟先生夫妇,人民日报要闻六版主编董建勤女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峰先生,国家开放大学教授邹峻先生,甘家口街道社会建设科科长刘文静女士,海淀温苏学区主任书记郭征先生,学区办宣传干事黄秋燕女士,甘家口街道社区干部韩胜利先生,阳光蓓蕾互助基金王运春先生夫妇,鳌山国际董事长张玉林先生,尼山圣境北京办主任虞彬女士,中国礼宾协会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黄彩子女士,中关村上市公司协会秘书长郭玮琼女士,加拿大白氏集团公司董事长李影女士等。
冯哲院长、詹清池先生、张祥龙先生、王育文先生共同为儒师院揭牌
嘉宾与书院学生合影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在纪念孔子诞辰2570年礼乐祭孔典礼这一天,四海孔子书院儒师院在各界师友的关怀下顺利开办。四海孔子书院冯哲院长诚挚欢迎各界师友莅临参加,并在中和山庄明伦堂前举行揭牌仪式,随后在明伦堂举行分享茶会。在揭牌仪式与茶会上,冯哲院长、张祥龙教授、王杰主任、尹飞舟先生等做了精彩的发言。
宣读儒师院宣言
在揭牌仪式上,书院向参加活动的师友嘉宾宣读了儒师院成立宣言。
一、基于人的本心善性
我们深信,人间的一切教化,都必须奠基于每个人的本心深处。
因此,发明本心,成为中国文化最为核心的课题。
而最为难得,也最为与众不同的,
中国传统并没有将这问题仅仅视为哲学思辨,
而是动态地与自己生命体验紧密结合。
二、日常生活的敬重持守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发明本心,是不能离开对己、对人、对事的戒慎恐惧与静定安虑。
这份无时无刻存于心的敬重,既是日常的生活态度,也是探究天地之理的修道。
三、系念家国天下
《中庸》说:“修道之谓教。”
修道的本身即是一种教化,不能忘却对于家国天下的系念。
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修道的过程,原也是本心深处的期待。
儒师院今天成立,愿谨守以上三则宣言,承续道统,培养以仁为己任的师资英才,将传统优秀文化传扬于天下。
西元二O一九年九月二十八日
冯哲谨订
冯哲院长
儒师院的成立,是四海孔子书院建院14年来,在传承儒学教育和教育创新发展的探索上的又一次突破。冯哲院长说:“儒师院是四海孔子书院在新时期创办的一个新的文教平台,我们志在培养一批真正具有中国文化气象以及中国文化底色的老师。四海孔子书院内部有六七十名一线老师,我们计划先从里面选出十到十五名,组建一期班。他们既在书院工作,同时又是儒师院的学员;二期班计划从书院年龄最大的学生里面选出十到十五名,组建一个预科班,这些孩子将来一两年可以正式升入儒师院。
“明年,四海儒师院计划对社会开放,包括对港澳台地区,当然也包括更广泛的海外华人子弟,找到一些真正愿意来,愿意励志去弘扬中国文化的年轻学子,在儒师院体验与学习。书院里的生活,就是真正去涵养儒家的君子品质。
“另外,儒师院学子必须要有他的胸怀和气度。为了培养他们的这种精神品质,我们还必须有好的老师,还要有好的方法,知道怎么来影响塑造学生,而且还要合乎人性的来教,必须让他启发人性的自觉,让他自己愿意向上。一个学生有求好向善的心,他的生命就有生机。所有这些,我想都要透过对老师的训练来实现。
茶会现场
“再一个,在今天的中国,我们讲中国文化,必须有一个中西对比的视角与架构,才能够把自己说清楚,否则就是自说自话。我们目标是够跟西方一些具有最高学术水平并且深通中国的人,进行对话,而且还能对中国文化的国际化做非常好的诠释。这个也是我对儒师院未来教学的期盼,希望这里的师生能够用中西对比的方式来学习中国文化。因此,我强调我们要有国际视野的中国文化,把中国文化用美且善的方式传遍世界。实际上,这也是儒师院未来的一个方向。我觉得我们不能够在自己的文化语境里面自说自话,我们必须要走出去,只有走出去,你才能更加认识自己。我希望这些来儒师院求学的学子,要既能够扎根我们的文化的母体,有根有本,同时必须有国际视野。简单讲,你既要有中国灵魂,也必须有世界眼光。这个也是儒师院的未来发展方向。
“所以我觉得,儒师院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既能扎根本土,同时又有人类情怀。我相信,夫子不一定仅仅是山东的,中国的,东亚的,更是全世界的,他创办的儒学,在今天已经发展成世界的共同价值。所以我觉得,他应该是人类的孔子。如果有这种胸怀,我们的孩子就会成为未来最能代表中国,同时又能够引领世界的中国人。
“所以,我们既要在中国文化的氛围与生活当中去训练我们的学生,但同时也不要忘了,今天的中国一定是一个世界视野中的中国,今天的儒学应该是一个世界性的儒学。我们要给学生们讲,如何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不仅给大陆的孩子讲,还要给台湾的孩子讲。两岸的小朋友,我觉得都要有这种眼光,这才是未来中国人的气象。今天的中国人走出去,必须充满自信与尊严,要赢得别人对我们的敬重,我觉得这个走出去才有意义。这也是儒师院未来的一个方向和目标。”
张祥龙教授
张祥龙教授在礼乐祭孔典礼中担任初献官
儒家的六艺,都能够进入日常生活,但同时又能接通天地精神。实际生活本身在变,你的技艺也要变,要不然我们无法真正的进入日常实际生活。我们书院面对很多的挑战,大的环境并不利于书院的生存。怎么能够让学生在这里获得儒家的的信仰,累积基本的儒家教养,掌握儒家经典,同时又能够应对现实中的教育体制的矛盾。包括学生日常生活的处理,将来找工作,结婚生子,传承接代,都要能够应对,我相信儒师院未来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安排。
最后,我想说一点,怎么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问题?处理儒家和主流科学的关系,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中间肯定有摩擦的,但是还是得想办法,我们在技艺上找到一个桥梁,把两方面真正能够有所接通。这样,孩子们就不只是要学到儒家的传统,而且要有应对现实社会的能力。我觉得,这样的话,我们儒师院也好,我们的书院也好,就会更加健康蓬勃地发展。
王杰主任在礼乐祭孔典礼中担任终献官
王杰主任:怀着非常敬重的心情来参加祭孔典礼。我跟儒学有点渊源,我不是学儒学的,也不是学哲学的。因为研究两岸交流问题,发现了两岸之间最能讲的叫中国传统文化,要细致点便是儒学。基于之前的一些感受,出了《钱穆全集》,《徐复观全集》及《唐君毅全集》等几大家全集。并在这个过程中,在跟台湾的师友交往当中发现了儒学。
我自己感觉,两岸社会的发展,可以通过儒学教育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要诚实,诚实教育。不管对大陆还是台湾,中国人通过儒学的诚实教育去感化每一个人。第二要认错。通过儒学学习,人要认错。我们现在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人都不认错。第三个要知止。儒家思想强调知止而后有定,走到哪一步,都要止下来做总结反思。现在的问题是,人不知止。我想,通过儒学的教育,让两边的同胞都能有一些改变。
尹飞舟先生
尹飞舟先生:今天确实非常感动。参加四海孔子书院的祭祀大典,包括儒师院的揭牌仪式,对我来讲也是生平的第一次。虽然读书这么多年,但是第一次参加祭孔,感慨良多。我一家人都来了,我的夫人是一个作家,我的小儿子,他今天是祭孔典礼的贡生。我们一家都参与进来,我感到非常的高兴,荣幸还有收获。
礼乐祭孔典礼中的贡生
我来自长沙,长沙有一个闻名天下的古代书院,那就是岳麓书院。岳麓书院的讲堂,你跨进去就感到肃穆和高大,讲台上面不是一把椅子,而是两把椅子。两个讲师,一人一边坐在椅子上对讲。当时朱熹和张轼就是这样进行过朱张会讲,那时候讲学的方式,也不是一家之言,而是百花齐放,是论辩式的、开放性的辩论。除了老师讲学,学生也可以发问,老师也必须作答。
书院教育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模式,冯院长创办四海孔子书院垂十四年,至今已有大成,我为他感到非常高兴。
就今天宣言的第二点,我也谈谈感受。我觉得日常生活的敬重持守,确实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功夫的基础。我最近跟冯哲院长探讨的一个话题就是,我们的大学校园也学论语,我们书院也学论语,大学里也有师生研究儒学,书院里面也有,这中间有什么区别?我觉得在大学是把它作为一种学问,作为一种知识来进行研究的;而在书院是作为生命的本体,是体验性的学习。就像前面书院的宣言上所说的“知行合一”,知是从自己的生命体验当中得来。就像祭孔大典,是让我们的孩子通过仪式感来真正体会到孔子儒家精神的高尚,体悟儒学的安身立命之道。这是一种内心的功夫,非常重要。
四海孔子书院有这样的做法,我非常相信儒师院能够办学成功,相信从这里面一定能够走出一批真正的鸿儒。
附记:
第九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托秘书侯军远先生转来的对四海儒师院的指导意见:
一,此事好事一桩,唯年轻有为者能为之。
二,师资匮乏,诚然,各行各界人才均非常缺乏。
三,大机遇将到。
四,莫急于完善,从小做起,莫按洋学堂办。
五,先生回京后,择机面谈。
此回复是在2018年7月25号,我为创办儒师院请教许先生,病中的许先生在北戴河静养,特嘱秘书侯军远先生用短信文字转来。今又重读,倍受鼓舞。
余创办书院14年以来,历时局与各种因缘,有时难免感困乏多艰,幸得到海内外各界师长师友道义相助,一路前行。今创儒师院,先后得到已故国际儒联副主席李瑞智先生,国际汉学大师安乐哲先生,首尔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郭沂先生,北外东西方中心主任田辰山先生,前教育部副部长柳斌老前辈,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全国人大常委卓新平先生,中央党校督学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乔清举先生,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方朝晖先生,中国历史研究院朱翔非先生,台湾地区前教育领导人、台湾师范大学总校长吴清基先生,港台新儒家、台湾慈济大学教授林安梧先生等两岸及海外师长师友热情支持,虽身在山野办学,却深感道义不孤,内心温暖。
——四海孔子书院 冯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