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思念:缅怀素质教育倡导者、人民教育家柳斌先生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10月5日晚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国家教委党组副书记、 副主任,中共第十四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第六届、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柳斌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10月1日22时4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四海孔子书院师生惊闻噩耗,悲痛不已。柳部长长期以来一直非常关注四海孔子书院,亲临书院指导,为四海孔子书院创办“台海中华文化交流中心”亲笔题词。柳部长毕生研究国民教育,极力提倡“素质教育”理念,关注关心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发展,自2016年底观看四海孔子书院《礼乐夫子》新年元旦演出后,一直对书院教育念兹在兹,2017年专程来访书院并入驻考察三天,对书院师生以莫大鼓励。先生的离去,是教育界的一大损失,四海孔子书院全体师生又少了一位人生导师,深感悲痛!

先生简介:

柳斌,1937年2月生,江西上栗人,196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7月参加工作,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萍乡市委常委、副市长、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驻国家教委纪律检查组组长、教育部副部长、国家教育总督学等职 。倡导素质教育,著有《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柳斌谈素质教育》等。

柳斌先生为四海孔子书院题词

追忆柳斌部长与四海孔子书院师生的美好时光

在四海孔子书院师生的记忆里,柳斌部长不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更是一位愿意倾听学生心声、愿意与学生深入交流的智者。

关心教育,在书院的美好时光

他非常关心中国民间教育的发展,早年听闻在北京西山有一座书院,他兴趣盎然,来到四海孔子书院,并且小住三天,想要全方位深入了解这个守在京西十多年致力于传承中华文化、探索中国教育新模式的民间书院。他的到访,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书院师生的心田。

2017年阳光明媚的5月22日,柳部长夫妇莅临书院,在经过两天的入住了解和交流之后,5月24日,柳部长来到书院台北导师杨庆亮先生的《四书》课堂,希望与书院师生就教育话题进行深入交流。在听了杨老师的课后,柳部长亲切地与孩子们互动,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困惑和问题。面对柳部长的鼓励,孩子们没有丝毫的胆怯,他们纷纷举手发言,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有深度的问题。有的寻觅心的存在,有的思考人生的短暂与责任,还有的涉及了人生、宇宙的来源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让在场的老师大吃一惊,也让柳部长着实感到惊讶。

然而,柳部长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学识渊博而回避这些问题。他谦虚地表示自己无法全面地回答孩子们的问题,但仍然尽自己所能给出了简要的回答。他告诉孩子们,在儒家哲学中,我们的心在于一个“诚”字上;人类的产生是劳动创造的;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他还鼓励孩子们要保持独立思考和提问的权利,要打好知识基础,将来根据自己的机遇和理想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

柳部长的回答不仅让孩子们受益匪浅,也让在场的老师深受启发。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怀,让人感受到了教育的温度和力量。

在交流的最后,柳部长还选出书院两位学生朗诵路遥的散文诗《祖国到底是什么?》。学生们字正腔圆的朗诵和饱满的感情,再次打动了柳部长。他深情地说:“祖国是什么?我们都有一个小家,而祖国就是一个大家。由一个个的小家组成了我们的祖国大家庭。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学习儒家经典的师生,要心存家国情怀,爱家爱国。”

柳斌部长的这番话,不仅是对书院师生的期望和嘱托,更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坚守。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的教育事业而奋斗,他的教育理念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柳部长在书院的日子里,他不仅到每个老师的课堂上听课,还与书院师生一起用餐,观摩孩子们写生作画,观看班级的射艺训练,到书院周边观察外部环境,以及专门与书院导师杨庆亮先生、何光荣先生一起探讨中国民间教育的发展出路。其深入一线,谦虚务实的调查研究作风让大家甚受教育。回往这段美好时光,书院创办理事、中华女子学院原院长回春茹教授感慨道:“难忘的回忆,珍贵的纪念。时光流转,岁月无痕,唯有心中的那份感慨永远年轻,令人尊敬的柳部长精神永存!”

(柳斌部长与何光荣先生、冯哲院长探讨书院教育)

(柳斌部长观看班级射艺训练之后与师生合影)

(与柳斌部长夫妇漫步书院西山观景台)

(何光荣教授与柳斌部长在书院儒家宾舍畅谈教育意犹未尽)

(柳部长与杨庆亮先生、刘慧葵老师、回春茹院长以及书院部分老师合影)

关心文教及两岸文教交流
柳斌部长与书院的因缘绵长,他心系书院的发展,关心书院的文教交流。大家印象最深的是冯哲院长陪同他参观“儿童经典诵读工程与书院教育十周年”展览时,他激动地向冯哲院长挑起大拇指说:“四海孔子书院是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面旗帜”。冯哲院长有次去柳部长府上拜访请教,论及当时国内盛行的教育国际化风潮,曾任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会长的他却语重心长的告诉冯院长,不能盲目追风国际化,丧失民族传统文化的国际化只会让教育如无本之木,无根之人,中国教育应立足中国文化本位,不能丧失中华文化主体性。这让冯院长为柳部长的清醒判断赞同的同时也大为提振,更坚定了书院办学国学国际化方向。“让孔子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站立起来,创办以中国文化为主体的中国式教育。”一直高悬书院诚园。两年前,书院被国际儒学联合会授与团体会员单位。

每次拜访结束,柳部长都欣然相赠他的著作与书法作品,鼓励书院胜不骄,败不馁,在艰难中奋进,在困乏中不失激情。冯哲院长说每次回想亲近柳部长,让人感到是生生之仁、永恒温暖。


2017年年底 ,书院举办迎元旦文艺汇演,精心创作了一部舞台礼乐剧《行教天下》。来自两岸的众多师友参与礼乐剧的创作,两岸的专家学者也在会后共同探讨文教交流事宜。听闻海淀区台办要授与书院“台海中华文化交流中心”,柳斌部长欣然为中心题写了匾额。今天,四海孔子书院已发展成为北京市对台交流基地。在书院台海中华文化交流中心基础上又开启创办台湾历史文化博物馆(台湾文史中心),每年928书院承办的礼乐祭孔典礼与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研讨会已成为两岸文化交流品牌项目。

听闻柳部长辞世,远在台北的书院导师杨庆亮发来追思:“令人尊敬的師長,聽聞往生,往事如昨,不勝唏噓。致哀!!”

哲人虽逝,思念不止,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当下中国,我们更需要继承先辈之志,全面提升素质教育,让教育回归本源。诱发善性,唤醒良知,绽放真情。回归学以成人,回归立德树人。

柳斌先生,素质教育倡导者、践行者,主张中国教育国际化却又是中国文化本位的坚守者,永远是我们心中的一盏明灯!您的精神将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本文根据北京四海孔子书院冯哲院长,原中华女子学院回春茹院长,台湾三一环宇文化协会执行长杨庆亮等师友追思编辑而成,在此感谢。)

0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白家疃小区122号  邮 编:100095  电 话:17710966551
邮箱:confz@163.com  网 址:http://www.sihaishuyuan.com      联系站长:联系站长
京ICP备1802172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6110号    
经典诵读 | 全球儿童经典诵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