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同学们提供更多元化的课程和成长路径,四海孔子书院在新学期特别开设了古琴、中医特色课程。这些课程旨在丰富学生们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并促进其全面发展。

2月28日下午,四海中医启蒙馆招生说明会在四海孔子书院同园礼乐楼二楼举行。会上,泉派中医第六代传人、现任掌门人李沛儒先生,精彩阐述了中医课程的独特韵味与深远价值,并细致介绍了四海中医启蒙馆的教学架构与教育蓝图,旨在启迪更多人对中医的热爱与追求,为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活力。冯哲院长介绍:在历史悠久的古都大同,孕育着一支享有盛誉的民间中医流派——泉派中医,其根源可追溯至1840年前后。该流派由贾生祉先生创立,他巧妙融合中形学思想体系与古典中医理论,开创性地提出了中形医学,并将其命名为泉派中医,秉承“为己寿,为亲者寿,为天下人寿”的医道理念。泉派中医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系统的保存状态、全面的发展格局以及独树一帜的中医学术与诊疗体系而著称。其核心在于秘传的“中形医学”,以中形辨证施治为特色,涵盖了方药、外治理疗体系,拥有上百种秘法秘方,内外兼治,体系既深邃又独特,治疗效果显著,是中华传统医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2023年9月,李沛儒先生被认定为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同泉派中医的代表性传承人。在此基础上,李沛儒先生致力于将这份宝贵的中医遗产引入书院教学之中,通过其深厚的泉派中医造诣,为同学们提供精彩纷呈的中医教学,不仅传授中医知识,更传递着泉派中医“为己寿,为亲者寿,为天下人寿”的医道理念,为培养更多中医人才、传承与发展中医文化贡献力量。

李沛儒先生首先从中医名称的含义讲起,他提到中医不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简称,更是一种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的医学体系。中医强调阴阳平衡、天人合一的理念,通过望闻问切等诊断方法,运用草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手段,达到祛病防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李沛儒先生谈中医五个层面及书院中医课程教学体系
李沛儒先生指出,中医有五个层面,它们分别是:
1. 技术中医:这是中医最直观、最实用的层面,涵盖了中医的诊断、治疗、预防等具体技术手段。学生们在这一层面将学习到如何运用望闻问切等中医诊断方法,以及草药、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
2. 科学中医:科学中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科学基础,它研究中医理论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验证性。在这一层面,学生们将了解到中医理论的来源、发展和演变,以及中医与现代科学的结合点。
3. 文化中医:中医不仅仅是一种医学技术,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中医关注的是中医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以及中医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学生们在这一层面将学习到中医文化的历史渊源、价值观念和文化内涵。
4. 哲学中医:中医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哲学中医就是研究这些哲学思想的层面。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哲学理念在中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学生们在这一层面将领悟到中医的哲学精髓,提升自己的哲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5. 玄学中医:玄学中医是中医中一些较为深奥、难以言传的层面,它涉及到中医中的一些特殊理论和实践经验。学生们在这一层面将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逐渐领悟和掌握这些深奥的理论和实践。

接着,李沛儒先生进一步阐述了书院中医特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他表示,书院中医课程将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技术、中医治疗方法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们对中医的兴趣和热爱,同时提升他们的中医素养和实践能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中医的基本知识,还能学会如何运用中医理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李沛儒先生还介绍了书院中医课程的教学体系。他提到,书院以《黄帝内经》为中医教学的重要经典,这是中医理论的基石。本学期,学生们将重点学习《黄帝内经》中的《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和《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并结合实际案例和临床实践,深入理解中医理论的精髓和应用。

本学期中医教学计划详解教学内容“在中医教学中,我们将采取一系列创新而实用的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中医知识。首先,我们将结合二十四节气,为同学们讲解每一个节气需要注意的养生重点。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产物,它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也蕴含了丰富的养生智慧。通过这一教学方式,同学们将能够了解到不同节气对人体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节气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饮食、作息和情绪,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其次,每次课我们将为同学们介绍一个穴位,并详细讲解其位置、功效和按摩方法。穴位按摩是中医常用的保健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缓解各种不适症状。同学们在学习了这些穴位后,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保健,提高身体素质。此外,我们还将为同学们介绍常见的中成药物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中成药是中医临床常用的药物形式,具有方便携带、易于服用等优点。通过讲解中成药的组成、功效和适应症,同学们将能够在需要时正确地选择和使用中成药,从而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健康。我们特别鼓励家长们带着孩子一起去了解常见中成药的样式和效果。比如,居家必备的藿香正气水,它在夏季防暑降温、治疗胃肠不适等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家长们可以引导孩子们观察中成药的包装、说明书和药物成分,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用药观念和安全意识。”
教学方式
• 线上讲授: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线上课程每周安排一次。通过生动的讲解、直观的演示和丰富的案例,引导学生们逐步走进中医的世界,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
• 线下面授:作为线上课程的补充,线下面授每月安排一次。通过面对面的答疑解惑、技能实操、诊治康养,加深同学们对中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理念
“对于少年儿童的中医教学,我们注重‘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浸润式教学方法。通过多次的讲授和实践,逐步培养同学们对中医的兴趣和热爱,让他们在熟悉中爱上这门课程。
教学目标
• 激发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课程内容,激发同学们对中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培养热爱:通过多次的讲授和实践,逐步培养同学们对中医的兴趣和热爱。
• 掌握知识:帮助同学们掌握中医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为他们未来的健康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 提升素养:通过中医文化的学习,提升同学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四海孔子书院中医教育部分内容示例)“总之,我们的中医教学旨在通过线上讲授与线下面授相结合的方式,以及浸润式的教学方法,让少年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并深入了解中医文化,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为他们未来的健康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5学年四海中医启蒙馆招生信息
招生对象:
1. 6—15岁青少年学员:面向全国招收对中医有兴趣的小学生、初中生。
2. 亲子家庭:鼓励家长陪同孩子共同学习中医知识,增进亲子关系。
学习时间:
线上课堂:2025学年每周周一 晚上19:00-20:00(学习方式会在报名进入学习群后统一通知;时间如有变动,会在学习群提前通知)
线下集训:2025学年每月组织一次,时间为周六上午(具体时间会在学习群提前通知)(地点在百合素食餐厅一楼中西人文讲堂。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白家疃路白家疃小区666号)
费用标准:每学年9600元。【注】此费用含学费、饮食、书本、场地、药材等。
优惠: 3月15号前报名交费可享受九折优惠。
联系电话:李老师13260233629(微信同号)
填写报名表
黄海红老师作为李沛儒先生的得力助教,将在书院中医特色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李沛儒老师一起为学生们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中医学习体验。凭借深厚的中医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黄海红老师在书院夏令营课程中已经赢得了同学们和家长的广泛认可与好评。她不仅教授了同学们中医基础理论,还传授了许多实用的健身方法,帮助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保养身体、增强体质。(详情请参看:夏令营日记第三天 | 孝,从哪里体现和彰显?)

相信在黄海红老师的辅助下,李沛儒先生的中医特色教学将会更加生动有趣,更能吸引同学们的兴趣和热情。同时,黄海红老师表示将继续发挥她的专业优势,和书院老师一起为同学们提供全面、细致的中医学习辅导与服务保障工作,助力他们在中医领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两位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让大家对中医的五个层面和书院中医课程的教学体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家长们纷纷表示,对书院开设中医特色课程感到非常高兴和期待。他们认为这门课程不仅能够让孩子们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中医,还能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位家长激动地说:“我一直希望孩子能接触到真正的中医文化,李老师的课程预告让我看到了希望。我相信,在这样的课程中,孩子们不仅能学到中医知识,更能培养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同学们也对即将开设的中医特色课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位即将参加课程的学生表示:“我一直对中医很感兴趣,但之前苦于没有系统的学习机会。听说书院要开设中医特色课程,我很高兴也很期待。相信在李老师的指导下,我一定能够深入了解中医的奥秘。”


此次四海中医启蒙馆招生说明会不仅展示了李沛儒先生在中医教育领域的卓越成就与前瞻视野,更彰显了四海孔子书院对传承与创新中医文化的坚定信念与积极行动。四海中医启蒙馆还将面向社会招收有志于学习中医的优秀学子(详情请看文中四海中医启蒙馆报名信息),为培养更多具有济世情怀和文化自信的中医人才贡献力量,共同推动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四海孔子书院将继续秉持“培养汇通中西的中国现代士君子”的宗旨,努力为同学们提供更多元化的课程和成长路径,助力他们成为具有全面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四海中医启蒙馆主讲人简介
李沛儒,1974年出生。泉派中医现任掌门人、第六代传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泉派中医代表性传承人,山西省级中医学术流派泉派中医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三晋英才"支持计划拔尖骨干人才,大同市卫健委中医技术培训优秀讲师,大同市首届双创活动创新人才,大同市平城区优秀青年医师,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新九针专业委员会委员。十二五中医本科规划教材编委,中医传承文化教育专家,大传承、大健康发展理念发起者和倡导者,清华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曾任大同市中医交流协会会长,大同市第四医院中医科主任。李沛儒先生自幼师从泉派中医第五代传人,从15岁起开始行医坐诊。硕士毕业后到大学任教,承担起泉派中医传承重任,倾尽全力推进泉派中医的传承发展,近年来以中医大传承的精神理念为指引,打破门派藩篱,在全社会范围推动中医文化和技艺的传播,取得了巨大成效。
黄海红,中医主治医师,1968年出生,30多年临证及20多年中医启蒙教习经验;燕京国医学派大医施今墨第三代学术传承弟子;省级非遗泉派中医第六代传承弟子;中医光素自愈法专家;中华气志学核心创立者;研发创立少儿AI智能三体测评体系填补行业空白;致力于少儿健康促进及中医文化启蒙与传承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