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青年音乐联盟(JMI)荣誉主席罗布·范瓦彦莅临四海孔子书院:感受中华乐教吟诵之美

2025年7月10日,国际青年音乐联盟(JMI)的荣誉主席罗布·范瓦彦受中国音乐家协会邀请,在北京参加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7月15日下午,罗布·范瓦彦先生在中国音乐家协会程贵超老师和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中外青年文化交流工作委员会召集人王乐博士的陪同下走进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四海孔子书院,与书院师生交流,感受中国经典文化的独特魅力。

参与全球文明对话,推动跨文化交流

罗布·范瓦彦先生长期致力于推动国际音乐文化交流。7月10日,他应邀出席在北京举行的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本次会议主题为‘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共同主办。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向大会发来贺信。来自约14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界、文化界、教育界人士等600余人出席开幕式。”罗布·范瓦彦在会上分享了他对音乐跨文化传播的见解,强调音乐在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中的重要作用。  

在书院易经楼,冯哲院长以《礼记·经解》中的经典论述为引,向罗布先生阐释了中国“礼乐治国”的文化传统:“‘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孔子认为音乐是教化人心、和谐社会的重要治国理政方式与内容。古代诗歌舞乐一体,《诗经》不仅是文学经典,更是通过音乐旋律传递人与天地万物的美好。” 

他特别提到,书院国学夏令营以“礼乐并行”为特色:“孩子们不仅要诵读《诗经》,更要通过吟唱感受汉语言的音乐性。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旋律响起时,他们也在体验古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成长路径。”

诗韵流淌:被中国经典吟诵打动

在书院礼乐楼,夏令营的孩子们用清澈的童声为罗布·范瓦彦先生演绎了《诗经·周南》中的经典篇目:  

《兔罝》:以铿锵节奏再现先民狩猎场景,展现周代礼乐中的尚武精神;

《桃夭》:以婉转旋律唱诵“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传递祝福与和谐理念;

《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吟唱,诠释了中国人对美好情感的含蓄表达。  

孩子们身着营服,或肃立而歌,或揖让而诵,每一个音韵转折都蕴含着“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罗布先生全程专注聆听,不时点头赞许孩子们吟唱时的神态。  

文化共鸣,温暖祝福

短暂观摩后,罗布先生起身向师生发表感言:“今天,我仿佛看到了孔子时代的课堂——孩子们用音乐学习经典,用旋律传递智慧。在欧洲,我们常说‘音乐是上帝的语言’;而在这里,我感受到‘音乐是文明对话的桥梁’。”

“这些孩子的声音纯净而充满生命力,他们吟诵的《诗经》让我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当孩子们在80岁时仍能回忆起儿时吟唱《诗经》的时光,这就是文化传承最美的样子。

他特别鼓励孩子们:“你们吟唱的不仅是诗句,更是中国人的精神基因。希望你们永远保持这份对文化的热爱,让《诗经》的歌声伴随你们成长。也许有一天,当你们站在世界的舞台上歌唱时,世界会因你们的声音而更加美好。”

罗布·范瓦彦先生表示,“音乐和诗歌是跨越语言的桥梁,我希望未来能与中国音乐家合作,探索东西方音乐与艺术融合的可能性。”  

音乐无国界,文明共交融

罗布·范瓦彦的此次中国之行,不仅是一次文化交流之旅,更是一次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实践。在全球化时代,音乐、诗歌等艺术形式正成为不同文明对话的重要纽带。他的到访,也为中外文化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  

多年来,四海孔子书院不仅致力传承中华文化和夫子的礼乐之教,还不间断开展中外文明互鉴及国际文化交流传播活动,曾接待过来自美国、印度、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等海外艺术家来访,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让书院学子有机会接触多元的各国文化。

0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白家疃小区122号  邮 编:100095  电 话:17710966551
邮箱:confz@163.com  网 址:http://www.sihaishuyuan.com      联系站长:联系站长
京ICP备1802172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6110号    
经典诵读 | 全球儿童经典诵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