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中央关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彻国民教育始终”的指导精神,四海孔子书院秉持“开门办书院”的原则,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与学校、社区、社会机构等积极开展合作,应国核电力院邀请,今年继续开设2025年暑期“地锦学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暑期职工子女学习营”。
本次托管班课程设计丰富多彩,既有《大学》《声律启蒙》诵读、《诗经》吟诵等经典类课程,也有汉服华礼、少年中医、天文星宿、香道等体验类课程;既有八段锦、武术、跳绳、篮球等户外运动,也有抄经、围棋、象棋、阅读、观影、剪纸等活动。这种“传统与现代并重”的课程设置,旨在让孩子们在多元体验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培养中华文化自信。

七月的阳光透过古槐枝叶,在北京西山洒下斑驳光影。当大多数孩子沉浸在电子屏幕前时,在国核电教室里却正经历着一场独特的文化滋养——从星宿传说到武术修习,从棋艺博弈到汉服制作,传统文化以生动的方式走进孩子们的暑期生活。
星空下的启蒙:二十八宿的奇幻之旅
清晨九点,吴涛老师的星宿课堂准时开启。投影幕布上,尾宿九星排列如猛虎盘踞,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尾火虎”。孩子们仰起的小脸上写满专注,随着老师生动的讲解,他们了解到这组形似虎尾的星群属火星,主色火红,象征着百兽之王的威严。紧接着,箕宿四星以梯形排列亮相,“就像农家扬米的簸箕”,形象的比喻让孩子们瞬间记住这个属水、颜色青黑的星宿,其代表的敏捷豹子形象更引发孩子们阵阵惊叹。

课程高潮是两则经典故事:孔文公武士勇斗猛虎的惊险情节让空气凝固,而终南山玄豹的传说又引发深思。当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心中的星宿神兽时,有威风凛凛的尾火虎,有神秘优雅的箕水豹,传统文化的种子已悄然播撒。这堂别开生面的天文课,不仅传授了星象知识,更在童心中点燃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武动乾坤:一招一式间的成长蜕变
“抱拳,行礼”!卢伟老师的口令响彻体育馆。武术课上,孩子们从最基础的马步开始修炼。初时身形如风中小树般摇晃,在老师“气沉丹田”的指导下,很快就能稳若磐石。这种坚持不仅锻炼体魄,更培养了“静如处子”的定力。

“出拳有力,收拳要快!”卢老师行云流水般的示范中,孩子们的拳头划破空气。虽然动作尚显稚嫩,但那份专注得到老师的肯定。当学会新招式时,孩子们脸上的成就感熠熠生辉。课程尾声的蛙跳、俯卧撑体能训练中,即便汗如雨下,在同伴鼓励声中坚持到底的毅力,正是武术“内外兼修”的精髓所在。
棋枰上的智慧:方寸之间的成长密码
午后的棋室阳光斜照,刚结束午餐的孩子们已迫不及待地展开博弈。围棋区里,黑白子在十九路棋盘上铺陈,孩子们在计算与预判中锻炼着逻辑思维;象棋盘前,调兵遣将的谋略提升着空间想象力;五子棋区的欢声笑语中,观察力与反应速度得到充分锻炼。在下棋过程中不仅培养了智慧,更教会了尊重与友谊。当孩子们懂得“落子无悔”的道理时,人生的第一课已然习得。

霓裳巧手:汉服里的文化密码
海伦老师的汉服课堂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段奇妙的华夏服饰文化探索之旅。在这堂寓教于乐的汉服课上,带领孩子们认识了庄重典雅的玄端礼服与曲裾深衣和灵动秀美的唐代舞服与齐腰襦裙。

玄端礼服作为华夏礼制服饰的典范,以玄色为基调,采用交领右衽、宽袖收祛的严谨剪裁,通身不施纹绣,仅凭规整的形制与优质的面料彰显威仪。这种“端正无纹”的特点,契合《周礼》“玄端素端”的记载,以最质朴的形制体现礼制的庄严性,成为祭祀、冠礼等重大场合的规范着装。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兴起于魏晋的齐腰襦裙。其“襦短裙高”的独特设计,通过提高腰线营造出“裙拖六幅湘江水”的飘逸美感。其袖型可窄可广,结合渐染、刺绣等工艺,既能展现灵动飘逸之姿,又可呈现典雅华贵之美。唐代《簪花仕女图》中,人物衣袂翩跹、纹样精致的形象,正是这种服饰美学的生动诠释。"
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全神贯注地描边、剪裁、拼合,有的专注于调整玄端礼服的衣襟弧度,有的精心装饰齐腰襦裙的纹样。率先完成的孩子主动帮助同伴,教室里洋溢着互助友爱的温暖氛围。当一件件作品最终完成时,孩子们脸上绽放的笑容,正是传统文化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的最好见证。
这堂汉服手工课,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服饰的形制特点,更让他们体会到:玄端代表的礼制精神与齐腰襦裙展现的生活美学,共同构成了华夏衣冠文明的完整图景。这种浸润式的文化体验,必将在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上留下深刻的印记。

这个夏天,在国核电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传统文化正以最生动的方式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
当星宿神话激发想象,当武术招式锤炼意志,当棋艺博弈启迪智慧,当汉服制作传递审美: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文化血脉的延续。这份独特的暑期记忆,必将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最珍贵的行囊。
以文化为桥,共育时代新人
四海孔子书院以"开门办学"为理念,始终致力于打破围墙、融通内外,与学校、社区及社会各界携手并进,为孩子们构筑起一座贯通古今的文化长廊。此次与国核电力院的合作,不仅为职工子女提供了暑期成长的沃土,更以传统文化为纽带,让知识的种子在童心中生根发芽,让文明的薪火在新时代熠熠生辉。这一合作既是企业人文关怀的生动实践,也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积极探索,展现了文教与科技携手、经典与未来共鸣的美好图景。

薪火相传,共绘未来
"地锦学堂"暑期学习营的开展,不仅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文化的大门,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我们坚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孩子在这里感受经典的温度、触摸文化的脉搏,中华文明的智慧之光必将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代代相传。
展望未来,四海孔子书院将不忘初心,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时代,与学校、社区、社会各界携手并进,汇聚更多力量,搭建更广阔的平台。让我们共同书写传统文化传承的新篇章,让圣贤智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让文明之光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贡献绵薄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