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讲堂·《中国文化学习导论》心得二

读书是有门径的。这提醒我们,沿着门径去读书,会事半而功倍。那么,学习中国文化的读书门径是什么呢?答案是了解文献目录。

通过文献目录,我们可以知道我国典籍的分类,各书目的提要,以及我国文化的源流。

西汉时,刘向、刘歆父子整理和分类,反映了当时的图书状况。可惜,此《七略》不传,仅有记载。东汉班固写《汉书》,内有《艺文志》一篇,详记汉朝时所有典籍,并给予分类,作以说明。《汉书·艺文志》成为世传的最早的文献目录,对我们了解和研读我国典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后来,历代史书多有关于图书的记载,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隋书·经籍志》

除了史书中的文献记载以外,历代学人又有一些书目笔记,可供我们了解其时的存数状况。清朝乾隆帝时官方编修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供我们了解今天流传下来的典籍数量和性质。《四库全书》采取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也构成我们今天查询、思考中国文献的一个重要角度。

关于中国文化的格局,从学习方面来讲,分为三个层次:先以童蒙养正、次以四部为主,终以道佛补充。

童蒙养正的典籍,主要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和《弟子规》等小学读本;四部中的经史子集,又以经籍为本,史籍为参,子、集为观。两者之外,可以读老庄和佛教书籍。

唐朝韩愈首提“道统”,宋朝诸儒有守护道统之意。从道统方面来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子思、孟子的理论和思想是主体。要理解道统,就需从四书、五经入手。道德中诸圣贤的功德,又当以孔子为首。马一浮先生提出《论语》统摄六经,又言六经可涵我国一切学术,某种程度上可应孟子的观点:孔子乃集大成者。

依据当今世况,学习中国文化除了了解经史子集、道家、佛教典籍以外,还需要了解西方哲学和耶稣教。通过比较不同的社会文化,我们能够丰富和加深对自己国家文化的认识,具有更加广阔的视野。在全球日趋一体的时代,学习我国文化典籍不仅仅对国人有意义,也对全球文明的继承和推进有意义。可以说,“道统”的问题不仅仅是涉及中国人的问题,它也关系到整个人类。

儒学不仅仅包含政治理念和历史制度,更包含着安顿身心的内容。当人们说儒学不是一种知识对象时,意义是它更有完善自我、成就自身和安顿生死的意义。所以,学习中国文化不仅仅要人们了解“中国是什么”,“中国文化意味着什么”,也是要人们去思考:“你的世界”是什么。(联想:陆九渊的“吾心即宇宙”之说。)可以说,学习中国文化对教授幼童读经的我们而言,意味着我们要先养起一种精神,竖起一种信念,从而带领书院的孩子茁壮成长。我们成长了,长高了,孩子们自然中也就长高了。

0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白家疃小区122号  邮 编:100095  电 话:17710966551
邮箱:confz@163.com  网 址:http://www.sihaishuyuan.com      联系站长:联系站长
京ICP备1802172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6110号    
经典诵读 | 全球儿童经典诵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