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沙简介
发起缘由
“瀚海沙”发起人是长期关注中国荒漠化问题的年轻社会人士,包括自然之友、绿网等民间环保组织的会员。瀚海沙很多志愿者都有多次专程到中国西北部考察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和社区状况,或是生长和生活在受荒漠化影响地区的经历。荒漠化给当地生灵造成的苦难和深远影响,我们感同身受;而无数的生命在这片土地上创造着美丽神奇的特色文化,又令我们惊奇与敬佩不已。
现时的我们,虽然不生活在荒漠化地区,但是我们愿意通过各种方式联合在一起,持续地透过我们尽管细微然而踏实的志愿工作,与中国荒漠化地区的生命一道,守望着这片人类共有的家园。
发展简介
“瀚海沙”发起人是长期关注中国荒漠化问题的年轻社会人士,包括自然之友、绿网等民间环保组织的会员。自2001年年底开始筹备,并于2002年3月份通过群发电子邮件和在自然之友、绿网论坛上发布招募志愿者消息,第一批有50多人申请加入(全国各地),后继不断有新的志愿者加入。
2002年4月20日召开在京志愿者第一次工作讨论会,有14人参加。目前有比较固定的志愿工作人员12人(兼职),全国各地报名的志愿者100人左右,职业范围涵盖法律、金融、计算机、教育、科研、服务业、环境化工以及自由职业和学生。
2002年6月17日瀚海沙网站正式开通,同时发布第一期瀚海沙电子杂志。
2002年7月7日,瀚海沙工作会议开始涉及社区活动。瀚海沙一直与内蒙赤峰、恩格贝和四川若尔盖等荒漠化地区治沙志愿者保持紧密的联系,同时与国内研究荒漠化地区生态与人文的多位专家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2002年3月,受香港乐施会(Oxfam)资助,尝试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收集整理有关荒漠生态与文化多样性及防治荒漠化知识的资料,建立专门关注中国荒漠化问题的民间公益网站;2,在荒漠化地区和北京等城市开展荒漠化主题的宣传教育工作;3,支持荒漠化地区草根组织发展,协调建立民间防治荒漠化工作网络。
2003年4月,受香港社区伙伴(PCD)资助,尝试开展城市志愿者关注和支援受荒漠化影响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活动。
2003年4月,受全球绿色资助基金(GGF),出版瀚海沙活动通讯。
2003年4月,与北京市协作者文化传播中心(CCCF)和英国行动援助(ActionaidChina)等多家NGO合作开展“援助弱势人群,合力抗击非典”活动,建立了防治SARS网站专栏和电子通讯。并受香港乐施会资助,与内蒙古草原生态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合作,针对内蒙少数民族社区翻译和发放防疫宣传资料。
宗 旨
瀚海沙是关注中国受荒漠化影响地区发展状况的民间组织。我们将努力与各方合作,共同保护当地特色的生态环境和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当地社区的发展。
目标与使命
我们认识到,荒漠化地区的发展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我们将努力成为相关生态知识及荒漠化防治措施的宣传者,通过开展社区和媒体宣传教育活动,引导人们反省日常的生活理念和消费行为,缓解对荒漠化地区的生态压力;
我们同时认识到,生态多样性与地区文化的多样性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将努力成为保留和发展荒漠化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的倡议者,并将组织城市志愿者到荒漠化地区考察,唤起更多的人关心和帮助受荒漠化影响地区的发展;
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荒漠化地区社区民众才是当地发展的根本希望之所在。因此,我们将努力成为荒漠化地区本土民间活动的支持者,为荒漠化地区草根组织联系更多的社会资源,为本土民间活动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我们还希望成为共同关注荒漠化地区发展的相关各方的联络者和协调者,促进各方在保护荒漠的文化与生态多样性、防治荒漠化、保存民族传统文化和促进社区发展等问题上的交流与合作。
工作方式
我们认识到荒漠化的扩张是目前人类的发展方式与自然环境不和谐所致;并且明了防治荒漠化和促进荒漠化地区的发展最终不是靠外来的力量可以解决,根本希望在于当地的社区居民。因此我们将始着眼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扎根于荒漠化地区来开展项目和活动。探索和宣传荒漠文化与生态多样性及支持荒漠化地区草根组织发展,将是我们的长期工作方向。
主要项目地点
瀚海沙目前的项目主要在内蒙古、四川、青海和北京,本阶段主要目标是支持当地草根组织能力建设和开展环境教育工作。更多内容,请参阅“支持草根”专栏
- 科尔沁沙地。合作伙伴:内蒙古赤峰沙漠绿色工程研究所、吉林通榆万平治理区;
- 杰桑尼仙班沙地。合作伙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绿色骆驼志愿者组织;
- 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合作伙伴: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协会,环长江源生态经济促进会;
我们认为
1、 荒漠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草原、森林和海洋一样,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人类的价值标准不是自然界的唯一标准,瀚海沙认为并不能因为目前荒漠化对人类生存构成了影响而否认荒漠存在的合理性;
2、 人类的过度影响是导致荒漠化的重要原因。瀚海沙认为目前防治荒漠化最好的方法是努力减少生态脆弱地区的人类活动,缓解当地生态压力。大自然有其自身发展演化的规律,应尽量尊重自然存在的形式。人类一切对荒漠化地区的治理应首先基于全面且科学的认识。在排除了人类的干扰之后,大自然自我恢复的能力是更加迅速和完整的;
3、 防治荒漠化,最重要的是改变我们的观念。与当地自然环境不协调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是导致土地退化和荒漠化日益加剧的重要原因。防治荒漠化关键是改变人类错误的价值观,进而调整我们不合理的生产与生活消费方式,缓解荒漠化地区生态压力。
4、 荒漠化地区的发展和防治荒漠化,最重要的力量是世代生存在当地的居民。对当地社区教育、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发展的支持,其意义比到当地植树种草等活动更为深远,其需要也更为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