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8日孔子诞辰纪念日即将临近,四海孔子书院将举行盛大的礼乐祭孔典礼以追忆先师孔子,弘扬儒家精神。为此,书院师生于开学初即已进入训练筹备状态,各自分组训练佾舞、武舞、雩舞、礼生、贡生和钟鼓等,其他相关工作也在接洽进行中。书院上下齐心协力,以无限生机与虔敬献礼于夫子。
佾舞
佾舞的记载主要出自《周官·大胥》,周天子以六十四人为一方阵,手持干戈与羽毛,象征文武结合。至明成化十二年,皇帝下召“增学宫乐舞为八佾”,从此佾舞成为祭孔的乐舞之一。
典礼上的佾舞,在传统中有所创新,重在动态中的真诚和敬意。舞蹈的创作不取高山,而取流水,于连续动作中取得宁静纯美的效果,并从中见其虔敬。此外,今年佾舞动作也有所改善,如走方步旋转环节,将先前的两臂直接举起到位改为缓缓升起,更加贴合舞蹈虔敬的思想定位以及女老师柔美和雅的气质。
认真的态度
相较于2016年,今年佾舞队的训练更为顺畅。尽管部分新成员加入其中,但在老队员的带领下,三次排练就将所有动作串联起来,顺利地进展到配乐练习阶段,并细究舞蹈动作,相信今年的礼乐祭孔典礼上,必能以更加整肃、优雅的姿态献礼于夫子。
武舞也是祭孔典礼上必不可少环节,象征着天地浩然正气。丙申年的典礼上,舞者们身着红色礼服,宽袍大袖,手持红色木棍,展现阳刚至大之相,一如孔子本人文武全备,武舞是阳性精神的最好体现。
相较于去年,今年武舞训练也很顺利,已进行至细节研究的过程中。武舞要求干净利落,显示阳刚之气,故而动作转动的迅捷,屈身时照顾到手中的礼器等等,诸多细节的训练正在进行中。
雩舞的献祭,由一群八九岁的孩子完成。小舞者们着黄色礼服,神情动作中无不彰显者晨曦一般的生机,而这就是儒家所言的生生之仁。
雩舞的训练也很顺利,内容已经学完,进入反复习练的状态。在态度方面,由于经历了丙申祭孔典礼,孩子们都认识到了雩舞的重要意义,因此今年的训练明显认真很多。
在舞蹈动作的设计上,今年稍有改变,难度有所增加。不过,由于孩子们认真的态度和去年训练的基础,舞蹈的效果很好。
礼生,是礼乐祭孔典礼上不可或缺的角色。礼生组由书院老师组成,他们负责引导祭官、献官的行进,也负责传递祭品,更负责连接整个祭孔典礼的各个环节
今年礼生的训练由观看视频开始,在四天中仔细研究丙申年礼乐祭孔典礼的视频,找回当时的感觉。此后,非常顺利而细致地将整个流程串联下来。今年,礼生老师们不仅积极克服困难,按时参加训练,更加认真地体会祭孔的意义。
在丙申年的礼乐祭孔典礼上,贡生身着橘黄色礼服,跟进礼生之后,向夫子敬献祭品。贡生的角色同雩舞一样,也由书院学生来完成。孩子们永远是生机盎然的,我们所要呈现于夫子的,也正是我们的期待与努力。
贡生的训练也比去年要流畅很多。孩子们虽然年幼,承受能力不如成人,但每个人的脸庞都写着坚持二字。如端起手臂扶手的环节,尽管会酸疼,但大家都不轻言放弃,直至动作达标。
今年钟鼓组的训练十分顺利。今年谱子的难度有所加大,但学生们迎战而上,越战越勇,进步很快。包括新加入的学生,也与整个鼓队磨合得十分融洽。
除以上现场参祭人员的训练外,相关外围的工作也已逐渐展开,如嘉宾接洽、场地设计等等。相信9月28日当天,书院全体师生必将以饱满的热情、诚敬的态度、优雅的动作完成礼乐典礼,让孔夫子在人们心中站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