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7年10月18日,在印尼首都雅加达,由印尼孔教总会主办的第二届世界孔教(儒教)大会圆满落幕。孔教,对于中国大陆大多数人来说,应该是很陌生的。在我们的记忆里,儒家几千年来都是以学派的形式存在并发展。而在东南亚这样一个以伊斯兰教为主导的国家,竟然还有儒家文化,这里的儒家文化竟然还是以宗教的形式在此落地生根。这不由得让我们开始对印尼的现行宗教政策以及这里的孔教存在方式感兴趣。四海孔子书院冯哲院长借参加世界孔教大会之机,充分接触到了印尼华人世界以及他们在保守民族文化中的行动,乃至于他们是如何在这样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
说起印尼,很多人的印象是热带雨林,千岛之国。这个国家据称有17000多个岛屿,并拥有全球第四的2.5亿左右的人口,可谓是亚洲大国之一。这里资源丰富,人民生活安逸,生活着一百多个语言不通、风俗各异的民族或部落,这其中就包括一部分来自中国的华人华侨。印象中,华人华侨在东南亚的数量众多,但是实际上这里华人只占到了国民总数中的百分之五,而大部分人实际上是信封伊斯兰教的爪哇族、巽他族、马都拉族、马来族等。
几百年前,阿拉伯商人带来了伊斯兰教,并逐步成为这里大多数人的信仰。随后在世界近代史上,先后有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荷兰人在这里拓展殖民地,建立殖民贸易。终于在17世纪初,由荷兰王国完全占有,并建立了统一的殖民政府。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占领印尼。1945年日本投降后,印尼爆发八月革命,1并于当年8月17日宣布独立,成立印尼共和国,为东南亚最大的国家。
(雅加达)
如前所说,印尼是一个大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但是基于其庞大的人口数量和不同的民族,印尼仍然是一个信仰多宗教的国家,官方承认的宗教有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印度教、孔教等六大宗教。据1993年统计,90%的居民信仰伊斯兰教,6.5%的居民信仰基督教,信仰天主教者占3.1%,其余的居民信仰佛教、印度教和孔教等宗教。印尼宪法规定人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但每个人都必须有宗教信仰。其建国指导思想“潘查希拉”五基原则第一条就是“信仰神道”,所以印尼政府承认人民选择不同信仰的自由,并支持正常的宗教活动,每年都拨专款用于扶助建设清真寺,教堂,宗教学校,发行宗教经书和开展各种宗教活动。我们都知道,中国人虽然具有一贯的神道信仰,但是具体到某一宗教,则显得比较模糊。为了能够安定的在当地生存,在印尼这样一个禁止无宗教信仰的国家,华人华侨在长期的发展中,选择了不同的宗教作为自己的信仰。但是,作为拥有自己独特文化的民族,华人希望拥有彰显自己民族文化特色的宗教,并在这个宗教羽翼之下,安顿自己的心灵,延续民族文化血脉。在这个背景下,儒家作为一种宗教便呼之欲出。
孔教或者儒教作为一个宗教存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的康有为创立孔教会,后来传播至东南亚各国的华人世界。孔教作为宗教在印尼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命运与华人在东南亚的历史遭遇相类似。众所周知,华人从一千多年前便开始渡海南下,到南洋谋生发展。经过长期的艰苦卓绝的经营,华人成为东南亚最为富裕的一个民族,享受最高的生活质量,拥有最多的社会财富。
华人在南洋的经营,屡屡遭受当地人针对华人的打砸抢暴力事件。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意识形态领域的冷战在全球的扩散,印尼亦成为斗争的焦点。20世纪60年代印尼对共产主义者的迫害扩大化到整个华人世界,并在种族主义者、军人苏哈托独裁政权的支持之下,实施针对华人的大屠杀。据《印尼商报》信息,这一时段的针对华人的大屠杀一共造成50万华人同袍遇难,成为华人心中永远的痛。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华人不准拥有自己的汉语姓名,政府限制华语学校,采取强制性的同化政策。在民族主义的驱使之下,排华浪潮此起彼伏,在进入到二十世纪末的一九九八年,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之下,印尼发生全国性骚乱,很快印尼再次发生排华事件。苏哈托在国家的动乱中被迫下台,其政治影响力消失,印尼进入到民族和解时代。在这个历史条件下,华人终于摆脱被歧视的命运,开始作为国家公民,得到公正的待遇。
(印尼孔庙夫子像)
印尼公民有自由选择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的权利,而华人所信仰的儒教又不被政府承认,导致华人的在继承中华文化方面理于尴尬境地。印尼华人在长达30几年的时间里为中华文化能够被印尼政府接受而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和艰苦卓绝的争取斗争。经过了两代华人向印尼政府及社会各界长期的奔走,强烈请言政府设立儒教。终于在2000年,印尼政府最终修改了宪法,增加了儒教为国家承认的第六个宗教的法律法规。在来之不易的权益面前,印尼华人们没有等待政府帮助,没有向任何人提要求,自力更生,团结一心,而是在百废待兴中投入到兴建孔庙,盖礼堂,恢复儒家经典,恢复儒家古制古礼,以及兴办学校的努力中!
(印尼孔教徒到孔庙礼拜)
(世界孔教大会参会合影)
在民族和解与政府宽容开放的政策背景下,儒教已经合法地在印度尼西亚成为很多人的信仰。就像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四书被尊为圣书,并由政府大量印制并广为流通。印尼的华人们,虽然历经沧桑,从新拾起经典,虽然无法使用华语沟通,但是他们相信传统还在,文化还在,夫子的教法和精神还在,一切还都可以恢复。华人们共同集资兴建孔庙,举办儒教社会活动,恢复传统儒家丧嫁,定期学习四书五经(圣书)。虽然办孔子学府是很多华人的心愿,但苦于几十年的语言断代,找不到一线教学的老师而不得不从长计议。不过他们并没有因语言的障碍而停止文化教育,在印尼,我们这次很荣幸接到当地华人老师赠送的孔教理念普及书籍。这些读本制作的都很用心,把孔教中的人伦道德理念编辑成册,供大家学习,而且还很有心地专门给青少年编纂了一套阅读丛书。
(印尼孔教普及读物)
(印尼孔教圣书《四书》)
儒教作为印度尼西亚六大宗教之一,在民族融合,宗教融合,在印尼和平与和谐的进程中起到了举足重轻的作用。儒教极其讲求“中和之道”,儒教信徒遵循经典中“和为贵”的思想与其他不同宗教信徒交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教同样没有任何意图去把自己的信仰强加于人,相反,人们通过生活中各个宗教对善的体悟,不断地融合吸纳有益的思想文化。在印尼的孔庙,你会发现,除了供奉有至圣先师孔子,还有关公、岳飞、文天祥乃至于观音菩萨等。
(参观孔庙)
儒教因为其“和”之特点,在印尼各大宗教之间实现了友好的相处。在雅加达的一所由华人兴办的私立学校里,有一百多个小学生,涵盖了六个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信仰的孩子们在一起读书,老师们也来自于不同宗教背景,但大家和睦相处,非常融洽。
小朋友们与人打招呼问好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行握手礼,说明是来自于基督教;有的拿起客人的手轻触额头,这是印度教的礼节;有拿起客人的手贴住自己的脸,这是伊斯兰教的礼节;有不少小朋友用儒教的方式行李,并郑重的问候“惟德动天”。在这些小同胞面前,在敦厚的像邻家大叔一样的校长面前,在印尼笑容可掬的华人们面前,心常常会被感动,变得谦卑和柔软,感动于他们的一份坚守,他们的不放弃,他们为延续这份中华文化所做的几代人的努力!
也许这时候我们会问,我能帮助做点什么?
老人与四海孔子书院的冯哲院长一见如故。谈古论今,那种找到知音的欣喜跃然脸上。可以想象,这样的老人在印尼是多么的孤独,甚至8个孩子里也没有一位可以讲华语的。老人让夫人唱起来自中国的民歌:“跑马溜溜的山上。。。”八十几岁的老人,声音竟然还是那么温婉圆润,唱的时候很认真,唱完还会心得笑着,真是可爱极了。在这歌声中,吴老为四海孔子书院和来自远方的知己冯哲院长写下自己的心愿:
祝福 北京四海孔子书院
北斗星光耀八方,京城壮丽统一昌,
四海维则存心康,海风和调致远望,
孔圣好学立金榜,子孝孙贤创辉煌,
书美思潮日新旺,院立诚敬谦和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