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喜言「知人」,但不同於西方對人之真相的客觀探知。儒家「知人」,一方面是自己的進德修業,另一方面是協助或讚美他人共同為善。
我們很容易將「知人」理解為辦明他人的正邪,而忽略儒家的基本精神不在於單純的認識人,而是時時保有著「舉善而教不能」的淑世情懷。若錯過儒家對人間這種永不捨離的教化態度,夫子所有的教誨都只將淪為倫理教條,失去內在的熱誠與神聖。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第22章)
藉由採善於人,以進德修業,這本是儒學「下學上達」的重要學習方式。
但除此之外,孟子還進一步說「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孟子》〈公孫丑〉上),吸取別人的優點來自己行善,便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這也是對別人的莫大激勵。因此孟子認為,君子最高的德行,便是「與人為善」。
在儒家,不但自己的善行應推擴出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別人的善行自己也應勉力學得,並助其推擴。
儒家所談的仁人君子,除了具有德行節操之外,還要具備這種寬廣「與人為善」的天地胸懷。
孟子說:「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甚至舜的賢德,皆是取諸天下,用之於天下,賢德,不過是「與人為善」而已。
孟子說:(大舜)「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於人者。」(《孟子》〈公孫丑〉上)《論語》〈述而〉篇第32章也有段記載: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孔子同別人一起唱歌,如果別人唱得好,一定會請他再唱一遍,然後,自己又和他再和一遍。)
「再唱一遍」,然後「再和他和一遍」,夫子點出了:在人性之中對於善的欣喜,以及對於別人向上的衷心讚美。
如何知人、如何知人之善,是儒學很重要進德修業的功夫,因為其中帶著人與人之間相互的勉勵與期許。
本章中,夫子教我們,若要知人,有三個重要的觀察聚焦點:首先要看他所做的事,繼而觀察他做事的動機,最後看他做完事後是否能夠喜悦自得。
三個聚焦點深淺不同,卻是知人的參考點。通過這參考點,人在天地間,無論優點、缺點,皆將無所隱藏。此即夫子所謂的「人焉廋哉」。人將因之改正自己的缺點,也將因之傳播善行。
「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孟子》〈公孫丑〉下)
朗朗乾坤,儒家重視天地,故也光明坦然地看待每個人的過錯與善行,故知人,不是僅圈限於個人內心層面的認知,而是天地間輕風的吹拂,善意的流動。